我国特定近亲属作证豁免制度研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客观审视:对新刑诉法关于被告人特定近亲属可拒绝出庭作证规定的思考
  新刑诉法第18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合理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完全可以强制其到庭,可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赋予了特定近亲属出庭作证豁免权。对于该规定,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问题明晰:需要客观认识和把握的几个问题
  1.规定的是权利而非义务
  对第188条免除了被告人特定近亲属出庭作证的义务,即赋予其拒绝出庭作证的权利,是否主张该权利是掌握在被告人特定近亲属手中的。
  2.适用主体仅限被告人的特定近亲属
  第188条将豁免主体限制在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在内的被告人至亲近亲属,而不包括同胞兄弟姐妹。
  3.适用时段仅限于庭审阶段
  被告人配偶、父母、子女拒绝作证只限于在案件庭审阶段,而不适用于其他阶段,如侦查、起诉阶段。
  (二)实践预估:仅限审判阶段的作证豁免可能引发的问题
  1.割裂了案件侦查、审判的关系——质证不能的问题凸显
  仅将特定近亲属作证豁免权限定于审判阶段,必然出现侦查阶段是否找特定近亲属作证的问题。按规定,特定近亲属并不能豁免在侦查阶段的作证义务,若侦查阶段特定近亲属因作证义务向控方提供了证言,但如果拒绝出庭质证,就会出现控方大量罗列书面证言,但控辨双方均无法直接询问证人,即无法质证的尴尬情形。
  2.不彻底的人性关怀——侦查阶段作证义务仍会给特定近亲属带来难题
  在案件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同样可以传唤犯罪嫌疑人的特定近亲属作证,犯罪嫌疑人的特定近亲属不能拒絕,仍要履行作证义务,其证人证言可以在法庭上宣读,这样特定近亲属仅能避免在法庭上和被告人当面对质的尴尬,仍要陷入违心作证和违法拒证的两难困境。
  二、有益启示:两大法系关于亲属作证豁免制度的规定
  (一)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例
  德国在其《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以下人员,有权拒绝作证:①被指控人的订婚人;②被指控人的配偶,即便婚姻关系已经不存在;③与被指人现在或者以前曾经是直系亲属或者直系姻亲,现在或者以前曾经在旁系三亲等内有血缘关系或者在二亲等内有姻亲关系的人员。”
  (二)以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例
  英国。英国在《英国刑事证据法》中规定:在普通案件中被告人的配偶可以作证,但只能作为辩护证人,不得强迫其作证。
  三、立法设想:完善我国特定近亲属作证豁免制度
  (一)将作证豁免扩大至案件办理全程
  在司法实践中,特定近亲属证言的证明力并不大,很多特定近亲属“履行作证义务”也只是应付罢了。退一步想,若没有这些证人证言,还有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书证、物证等,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刑事侦查手段不断更新,办案人员可以凭借其他证据来查明案情。因此,建议将特定近亲属的作证豁免扩大至包括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在内的案件办理全程。
  (二)创设鼓励特定近亲属作证措施
  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与刑事案件的关系可划分为四种情形:①不知型:即对案件情况一无所知,包括对案发前的筹划、准备,案发中的犯罪行为,案发后证据及行为人的下落等都一无所知,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②了解型:即对案件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提供有效的证据介质、线索;③深知型:即作为案外证人知晓犯罪预备、目击犯罪过程、知晓证据或行为人的下落;④参与型:即参与到犯罪中,成为案件的共犯。针对上述情形,可采取不同措施鼓励特定近亲属作证:
  1.了解情况的特定近亲属,酌情减轻对被告人的刑罚
  对于上述四种情形中的第②和第③种,法律应该从立法上设置“奖励措施”来鼓励他们作证,以实现社会正义。对此,可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作不利于嫌疑人或被告人证言或者提供对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利的其他证据的,经查证属实的,可以减轻被告人的刑罚。”
  2.参与犯罪的特定近亲属,可借鉴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作出处理
  对于嫌疑人或被告人特定近亲属作为罪行较轻的同案犯因作出不利于被告人的证言,从而得以侦破案件,可以“特事特办”,规定更加优厚的立功“奖励”,如套用“重大立功”的处理方式“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并且不受嫌疑人、被告人所犯罪行严重程度的限制。当然,对于特定近亲属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所犯的罪行是否允许其以对被告人的“不利证言”换取自身刑罚的减轻或者豁免的界定,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很大,应该予以严密的规范,否则可能会引起为追求快速办结而滥用等问题。
  (三)限制特定近亲属作证豁免的适用范围
  对特定近亲属作证豁免的刑事案件范围应当作出明确的限定性规定:对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重大利益犯罪及对亲属间的犯罪如虐待、遗弃、伤害及对子女(包括养子女)的性侵犯等犯罪行为,特定近亲属均不得拒绝作证。除上述限制之外,其他刑事案件中,特定近亲属都应当享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张春霞.嫌疑人近亲属之诉讼角色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期,第137-138页
  作者简介:
  魏鋆妮(1985~),女,福建泉州人,学历:本科,现任丰泽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环境污染案件不断涌现,另一方面,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立法不健全,导致环境污染案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必须提上日程
摘要:在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而对于农垦企业来说,为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这个重要的变革时期,依旧保持企业大局的稳定性,加强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至关重要,这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下面本文将详细探讨加强农垦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当前信访维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促进信访维稳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为农垦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时期;农垦企业;信访维稳
摘 要:房屋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是财产安全的保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巨大的市场利益刺激下,房屋的拆迁已成为国家城市规划和改造的一种方式,楼房的建筑量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这也就引起了大量的房屋拆迁现象。但因立法的混乱和却失、司法保障的缺位和政府的滥用职权等因素,致使被拆迁人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伴随着房屋拆迁所引起的纠纷和上访也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政府、开发商和被拆迁人多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福建师范大学数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实践教学方案,探索了多样化的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
摘要:参与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崭新、重大、紧迫课题,也给检察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命题和挑战。检察机关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是检察官,在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充当着“保障者”、“引领者”、“监督者”等多种角色。执法办案是检察机关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立足点,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类犯罪,化解社会矛盾,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充分考虑法律的局限性和检察权的有限性,扩大检察机关的
摘 要: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因为样本提取不规范或者样本提取不充分,而造成的鉴定案件的流逝,或者不能做出准确的鉴定结论,只能做出倾向性意见。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案件的侦查或者法庭的判决。本文就文件检验中正常笔迹检验样本提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真实可靠;平时样本;案后自由样本;实验样本及参照样本  笔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基础理论,根据个人书写习惯的特殊性、稳定性和反应性及规律特点,在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新要求。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的重要方面,下决心大力加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化建设,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惩治;对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敗工作提出新要求。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党和国家反
由于我国逮捕与羁押未分离,羁押是实施逮捕后的一种状态,故逮捕与未决羁押所涉的基本理论问题相近,在谈及理论基础时,逮捕与未决羁押概念基本混同,所以有必要对理论问题进行评析。
采用新的方法解决了一类具有公共值集的亚纯函数在角域上的唯一性问题,所得结果扩展了原有的结果.
摘 要:今天虽然社会和谐,发展稳定,但是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依然存在,给国家的利益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出庭公诉工作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其主要职能就是对刑事案件的责任人进行刑事责任追究,提起公诉以及实施法律监督等,这也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责任。不断的优化检察机关的职能,提升公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保障国家法律顺利实施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本文便是对出庭公诉工作进行探讨,并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