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有效沟通的策略与技巧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与幼儿之间也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吗?当然!而且必不可少。有效的师幼沟通不仅有助于增强家长对教师的认同感,还可以缩短教师与幼儿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幼儿增强自信心等。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师幼沟通呢?
  师幼间的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并最终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动态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等。实践证明,读懂幼儿是与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并重的又一项专业技能,教师应该熟练运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需要教师读懂他们的行为,明白儿童行为背后的意义和心理需求,并能采取正确的指导策略。要想读懂幼儿,就要懂得与幼儿沟通。
  一、师幼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初次离开家庭步入集体生活,对周围的环境、教师和小伙伴们都比较陌生,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是反感情绪。要想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主动与幼儿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一)师幼沟通的质量影响幼儿及家长对教师的认同感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能看见这类现象,有的教师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或眼神就能让幼儿迅速安静下来。教师和幼儿的关系融洽,工作也能得到幼儿家长的大力支持,这样,幼儿园组织活动也会顺利很多。然而,也有一些教师的优质课获奖率很高,但是所带班级的幼儿家长却有很多意见;相反,有的教师在工作上或许并不显山露水,可就是容易得到家长和幼儿的喜爱。这就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越是善于和幼儿、家长交流,进行有效沟通,就越容易获得幼儿家长的认可。
  (二)沟通可以缩短师幼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亲情体验
  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喜欢,这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被接纳的感觉,进而产生安全、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个性。
  通常,幼儿会认为老师说的话永远是对的,而教师的一举一动也会刺激幼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渴望教师能给予他们家人般的疼爱。如果幼儿把老师视为亲人,就会把自己的小秘密讲给老师听。亲情体验是幼儿乐意入园、喜欢在园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前提。记得大班有个幼儿在回答问题时,一本正经地对老师说:“我妈妈说我是吃旺鸡蛋长大的。”话音一落,大家哄堂大笑。这时,老师学着幼儿妈妈的口吻,调侃道:“你吃的旺鸡蛋早就消化没了,不起作用了。所以只要你认真想一想,一定会记起来的。”
  (三)师幼沟通有助于幼儿获得成就感
  美工区里的几个孩子在做手工,边制作边讨论谁做得更好。壮壮说:“我做的小书包最漂亮。”浩宇说:“我贴出来的小狐狸真好看。”乐乐说:“小狐狸的尾巴被你剪得太短了,我剪得刚刚好。”我走了过去,孩子们见到我,立刻让我评评到底谁的作品好。我看了看,说:“你们做得都很好。”孩子们听后虽然脸上还带着笑容,但热情不见了。这使我意识到,可能在孩子眼里,我的评价太过敷衍。随后,我让大家把各自的作品摆在一起,开始认真地欣赏。然后说:“壮壮做的小书包很好看,还挖出了包带,这样背起来一定很舒服。浩宇的小狐狸尾巴虽然剪得短了点,但贴得平整。乐乐的小狐狸尾巴边缘整齐、光滑……”在逐个评价的过程中,我特意观察了孩子们的表情:眼睛有神了,笑容更灿烂了,眉宇间有藏不住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二、师幼沟通的技巧
  技巧一:师幼亲切交谈
  要改变教师讲、幼儿听的沟通模式,避免指令和批评。首先,与幼儿沟通时,要熟记每个幼儿的名字,可以呼唤幼儿的乳名,拉近心理距离,增强亲近感。其次,掌握引发交流的时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和保持幼儿谈话的兴奋点。最后,注意说话时的语速、语气和语调。比如,教师与幼儿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以幼儿能听懂、能够互动交流为标准,避免语速过快导致幼儿听不清楚,过慢让幼儿听得心急,降低表达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幼儿更容易接受和善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则更能激起幼儿交流的兴趣和欲望。
  技巧二:要善于倾听
  倾听是一种艺术,善于倾听是智慧的表现,懂得倾听才能更好地沟通。身为教师,我们要想和幼儿做朋友,就要懂得倾听。
  首先,要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需要。耐心、认真地去倾听幼儿的表达,不随意打断,等他们说完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时,我们再做出积极的回应。适时地向幼儿发问,既能保证获得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度,又能表明教师对幼儿的关注,鼓励和引导幼儿深入表达和发言。这样让幼儿知道,老师就是他们倾诉的对象,并在交流中感受到信任与支持。
  其次,善于与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话重述幼儿的意思,以便直接而迅速地领会孩子的真实愿望。在沟通中适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幼儿在心理上产生平等的感觉,从而促使谈话深入、轻松地进行。
  最后,引导幼儿学会倾听。教师在与幼儿沟通时,要重点培养幼儿用心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如果幼儿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抢着发言,教师就可以用语言或动作加以暗示,让幼儿注意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技巧三:要善于利用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的形式有很多种,如眼神对视、肢体接触、表情交流等。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非语言沟通的作用很大。对幼儿来说,非语言交流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拥抱以及交流时半蹲的动作等,这些远比语言要更能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比如,对于一个知道自己犯了错,害怕被责骂的孩子来说,教师亲切地抱一抱他,摸一摸他的小脑袋,要比“我原谅你了”更能让幼儿安心,更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幼儿与教师多进行非语言交流,多一些肢体接触,这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心理学实验表明,身体接触有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让幼儿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消除紧张感。如新入园的幼儿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对周围环境不适应。那么,教师就可以亲切地拉拉孩子的手,抱一抱、亲一亲幼儿,缓解幼儿的恐惧、焦虑情绪,使幼儿与老师更亲近,并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教师的沟通能力,对幼儿园保教活动目标的达成,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师幼之间的沟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教师拥有爱心,具备积极主动的沟通意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充分尊重幼儿、关心幼儿。把握有效沟通的契机,利用沟通技巧巧妙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2003年,全国人大和大部分地方人大都顺利地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各级人大代表.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有的地方,选民不选选票上的候选人,而在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行业的发展亟需大量既有一定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
对话奶奶  春天来了,气温回升,宝宝的胃口不如冬天那么好了。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要让宝宝吃饭吃得香。那么,宝宝到底想吃什么呢?今天,请奶奶让宝宝自己设计一份喜欢吃的“香香饭”,然后和宝宝一起做做看哦!  重点领域:艺术、健康 主角:宝宝和奶奶 场地建议:厨房  目标  A.宝宝设计创意做“香香饭”,体验动手做“香香饭”的乐趣。  B.在和奶奶一起制作、品尝“香香饭”的过程中,体会奶奶平
春天是吃草莓的季节.草莓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和酸奶一起制成甜品,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宝宝一定也很喜欢吃酸甜可口的草莓酸奶吧.奶奶赶紧和宝宝一起来制作这道时令甜品,
一天,乐迪接到了新的任务,他要给蒙古小姑娘娜姆送一个包裹.娜姆家的房子叫做“蒙古包”,它可以在草原上搬来搬去.乐迪很期待去看看这种会移动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