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相关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英语教育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高校因此出现了一些以应用英语为培养方向的学科和专业。这样的情况,间接的导致了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专业优势被削弱。那么,如何让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当今社会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显而易见地成为了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项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优势;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琨,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国语学院。
  查阅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的英语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市场需求人数明显比单纯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人数要少很多。而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开始变得多元化、多样化,于是也就导致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然而许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求职人员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那么,如何让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资源更加地符合招聘市场的需求呢?这显然成为了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分为三种。
  1.语言文学类型。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与文学阅读欣赏的能力,老师会详细讲授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并进行关于英语语言的技能训练。
  2.英语语言 专业知识或相关专业知识。学校通过这样的模式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3.英语语言 另一种外语。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从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专业知识为主,后又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出现了英语语言 相关专业知识的模式。2000年,新出台的一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提出,高校英语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应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使其具备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广、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等特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课程三类。新大纲发布后,英语教学工作者们便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于是便出现了很多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英语 专业知识、英语 专业方向、英语 专业等。然而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刘祥清认为,英语专业教学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存在偏差,有背离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倾向,使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存在着割裂的危险。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失去特色和优势,学科地位被削弱。
  二、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新思路
  1.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如今社会,大学虽然加强了对于英语课程的教育,科目也相对细化,但在听力、口语、阅读、综合等基础知识方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可以更为细致、精准的掌握语言学、文学以及相关人文文化基础知识等,在此期间,还会开设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美概况、西方文化等其他基础课程,后面还有高级英语、高级口译、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理論与实践等专业必修课,相较于其他专业显然更有优势。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当懂得利用这一优势,为自己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一来便可在将来进入用人单位时,用最短的时间去磨合并适应公司的工作。
  2.掌握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关于文化内涵,相信很多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张嘉璐教授曾将文化分为三类: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哲学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帮助。所以,英语语言专业的学生在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也要掌握通过语言所表达出的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如果想要达到无障碍的交流,那么就必须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内涵。在学习过程中,文化知识的积累总是会被忽略,导致语言并不完整。也会因为对文化内涵的不了解,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与错误。因此,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必须让其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真正做到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
  3.加强“中国文化”课程。中国5000年的文化传承事实上对世界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例如:中国物质文化、中国制度文化、中国精神文化等。然而,如今国内的很多青年尤其关注西方文化,反而舍本逐末般忽略了母国的文化教育。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问题,能够准确回答出来的学生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有关“中国文化”的教育成为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计划中颇为重要的一部分。
  4.鼓励跨专业选课,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基本课程只有语言和文学两类。如今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基本的传统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各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如今的社会,鼓励当代大学生跨专业选课、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了重中之重。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选课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专业选课,既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又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三、结束语
  如今的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拥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本功扎实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资本。而培养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才是英语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所以,在高职高专学校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中,要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我们就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并做到符合的当地经济发展、学生发展,从而探索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安.需求分析视角下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7.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敬重英雄、崇尚英雄,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他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毛岸英学校在教学育人实践中,传承
期刊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
教育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如果教育是一座建筑,那么思想是钢筋框架,知识是砖瓦木石.若框架倾斜,建筑就有坍塌的危险.因此,我们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爱国
期刊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155名教师,近1700名学生。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用教育奠基未来生活,用生活提升今天教育。我们着力打造学校课程体系,扎实开展劳动与实践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歌颂了劳动的伟大,指出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很多学校的短板。在家里,不少学生被父母娇生惯养,不会劳
期刊
沈阳市法库县教育局结合县域特色和实际,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并发动各中小学校安排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课程与活动,加强思想渗透,树立劳动实践观念;开辟校园劳
期刊
历来一直有对关税的研究,特别是对纺织品、钢铁等方面关税的研究,但化肥方面由于我国在2000年前主要依赖进口,出口关税是近3年来才开始的,化肥关税政策的研究甚少,随着我国化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