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例胸膜活检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了解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31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膜活检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5例患者共行320次胸膜活检术,298例首次胸膜活检取材成功;其中确诊胸膜结核167例,恶性肿瘤96例,慢性炎症36例,其它16例,胸膜活检阳性率95%。发生气胸10例,胸膜反应7例,出血3例。结论 胸膜活检术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胸腔积液;胸膜活检;结核性胸膜炎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72-02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临床病症,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1]。常见原因有结核性、肿瘤性、风湿免疫性、肝源性、心源性、慢性炎症等疾病,其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表现和胸水常规对病因诊断较难。胸膜活检术是查找胸腔积液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1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膜活检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CT、DR、彩超确定为胸腔积液中量到大量的患者315例,其中男200例,女115例;年龄14-86岁,平均51岁;右侧165例,左侧85例,双侧65例。病程4天-6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消瘦、乏力、纳差、盗汗、水肿等。
  1.2 方法 胸膜活检前常规行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检查,彩超或B超定位,排除胸膜活检禁忌证。在床旁或彩超室,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通过穿刺点将胸膜活检针(棱牌,上海埃斯埃医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刺入胸腔,取出针芯,并见胸水流出后迅速将钝头钩针插入套管,用钩针在胸膜壁层3、6、9点钟三个方向钩取胸膜组织3-4块,将钩取的胸膜组织用10%甲醛液固定后送检,同时留取胸水送常规、生化、细菌学、细胞学等检查。术后均予卧床休息,心电监护6小时。315例患者共行320次胸膜活检术,其中298例首次胸膜活检取材成功,成功率94.6%;首次活检失败,未取到胸膜组织,病理报告为肌组织和(或)纤维脂肪组织者10例,因胸膜反应未完成活检者7例。首次未取到胸膜组织或未完成胸膜活检者继续第2次胸膜活检术者5例。
  2 结 果
  2.1 胸膜活检病理显示 263例(83.5%)具有病因诊断价值,其中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167例(53%)、恶性肿瘤(包括肺癌及其它肿瘤胸膜转移及胸膜间皮瘤)96例(30.5%)。另有52例(16.5%)为慢性炎症和其他,如心力衰竭、肝硬化、免疫性等,可提供排他性诊断,无直接病因诊断价值,见表1。
  2.2 并发症 315例患者共行胸膜活检术320次,并发气胸10例,发生率3.1%,CT或DR显示为少量积气,常规处理后均自行吸收;共发生胸膜反应7次,发生率2.18%,停止操作,卧床休息,给予吸氧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3例术后有少量血性胸水,未特殊处理均自行好转;胸膜活检穿刺部位无一例感染;无麻醉意外和其他,均没有过敏反应发生,没有1例死亡。
  3 讨 论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症,根据胸水常规、生化、细菌学、细胞学等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仅能作出初步诊断,但无法获取病理学依据,经皮胸膜活检术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常可获得确诊。有病理学依据较临床诊断更易于医患沟通并有利于病因治疗。胸腔积液原因较多,可来源胸膜疾病,也可继发全身其他系统疾病,但常见原因为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水。本组病例中,年龄14至40岁组,结核性胸膜炎占78.8%,年龄40-60岁组结核性胸膜炎占49.6%,肿瘤占38%,年龄60岁以上组肿瘤占59%。胸腔积液原因中以结核及肿瘤为主,发病情况与年龄有较大关系。但对于年龄较小的肿瘤及年龄较大的结核,单凭胸水一般检查,易误诊,病理结果对诊断显得极为重要。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胸腔镜下胸膜活检,阳性率达90%以上,但对于基层医院,胸腔镜尚未普及,技术要求较高。对胸膜疾病诊断方法选择上,宜遵循先易后繁的原则,对诊断率相近的方法要选择对患者创伤小的方法,胸膜活检虽不能像胸腔镜在直视下进行,但可以直接在胸膜病变处取材,客观反应胸膜本身的病变性质,有着重要的定性意义[2]。美国胸科学会建议:对于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应列为常规诊断手段[3]。经皮胸膜活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病理学依据,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依据,这样不仅能做出早期诊断,改善疾病预后,也能利于医患沟通。胸膜活检具有以下特点:①操作简便易行,在床旁就能完成。②患者痛苦小,术后可常规活动。③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本组共穿刺320次,并发气胸10次,发生胸膜反应7次,少量出血3例,对症处理后好转,胸膜活检后穿刺口无一例感染,无麻醉意外和其他,无过敏反应发生,无1例死亡。④经济费用少。⑤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等。穿刺过程中要注意的是:①为了提高穿刺时所钩取到标本的阳性率,抽出钩针时尽量不能垂直退针钩取,且要多部位、多方位穿刺;②掌握穿刺禁忌证;③向患者说明情况,取得患者配合;④发生胸膜反应等情况时立即停止穿刺.并作相应处理;⑤做好急救措施准备[4]。综上所述,胸膜活检作为一种特异性较好的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多部位操作、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在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中取材成功率、阳性诊断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胸腔镜检查,更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邓火金,樊慧珍,于化鹏.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3l(15):2007-2008.
  [2] 王世波.经皮胸膜活检术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46):101.
  [3] 李净,俞珊,王梅,等.超声引导下改良胸膜活检术对诊断原因不明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8-29.
  [4] 段艾昆,何连福.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2):30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内皮素(ET)的作用及钙拮抗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30
分析了UPT系统的计费要求和原则,给出了一种可行的分摊计费方案。为保证计费的安全性,定义了UPT系统的一种安全模型,描述了系统中的不同角色及其相互关系,详细给出并归类了各
针对语音信号自适应增量调制 (ADM )方式中斜率过载和颗粒噪声等缺点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 ,它利用滑动平均方法对解码后的信号进行数字滤波 .试验和分析表明 ,该方法使解码
本文认为情报学理论研究应更加重视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研究,宏观上应重视各领域情报活动的共性研究,微观上应重视情报学自身研究内容的深化。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tudy
基于随机振动的复模态理论 ,提出了三维非平稳地震作用下 ,高耸电视塔结构抗震计算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反应谱法在该类结构抗震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具有高的计算精度 ,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血清胃液脑肠肽变化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胃液中物质P(SP),β内啡肽(βEP),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T)和亮脑啡肽(LEK)含量,并以27例相当的正
采用非接触式激光/微波光电导衰减技术 (LM-PCD) 对Φ50.8 mm双面抛光的半绝缘GaAs晶片的复合寿命进行了无损伤检测, 得到了有效载流子寿命沿晶片直径的径向分布曲线. 结果表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f2在丹参乙酸镁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作用。方法:构建pRNAT-U6.1/Neo-siNrf2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瞬时转染入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瞬
讨论一个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设计的CDMA网络VPDN数据用户故障检测系统.该系统应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利用理想状况下的用户数据训练网络,而用带有随机性的模拟实网数据检测故障
目的:探讨易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的几种常见原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智齿冠周炎的9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3例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结论:误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