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11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巧设问题、创设情景、创编故事、鼓励质疑等方式,使学生既获得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发展,又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编故事;提问;情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2-0026-02
  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意义的思维成果。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巧设问题,激发创新
  提问在学生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运用发现式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现式提问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理解、想象等形式,自己寻找问题,并通过讨论、講解、归纳,形成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这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一文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司马光砸缸挽救小伙伴的生命,是不是最好的办法?你能否找出一种既不把缸砸烂,又能救出小伙伴的方法来?”通过七嘴八舌讨论后,学生得出了三种方法。第一是把梯子放进缸里,让小伙伴沿着梯子出来;第二是在缸外面搭板凳,放绳进去让小伙伴爬上来;第三种方法是用盆子把水放出来后,将缸放倒。学生都在围绕着问题思考、讨论,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读、说、思的能力。
  二、创设情景,培养创新
  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的知识和真切的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思维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创新思维能力是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正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因此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素养的重要阶段。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创新思维,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骆驼和羊》一文时,教师可让几个学生分别模仿骆驼、羊和老牛的动作、神态、语言,把课文朗读出来。这样,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其蕴含的道理。这样的教学,不仅使课堂气氛格外活跃,而且使学生对自己理解的道理记忆深刻。由此看出,语文教学不怕学生做不到,就怕教师“想”不到。这个“想”,就是给学生探索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现的舞台,从而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创编故事,促进创新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心理过程,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代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编故事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听了小白兔的话后,小灰兔心里怎样想?它回去后会干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小灰兔脸红了。它也想要一包菜籽自己种白菜,回家后也要像小白兔一样勤劳,种出许多大白菜。”有的学生说:“小灰兔虽然当时红了脸,心里却想我再向老山羊要一次菜籽,下次我一定自己种。结果,小灰兔还是不种菜。”如此种种,让学生由此及彼,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去联想、补充故事情节,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四、鼓励质疑,提高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主要途径。小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独立的思考,这就为质疑提供了契机,成为教学开展的重要资源。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以往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长此以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通常是高高在上的,导致很多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互动性不强,师生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其实,学生有质疑,想提出自己的意见,正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善于激发他们的质疑问难的兴趣,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往往有分歧,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允许不同的意见存在,但应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鼓励他们大胆辩论、据理力争、以理服人。根据自己独立思考后的选择,学生就有成功后的喜悦,不仅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而且也为继续探求未知世界以及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作为教师,我们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爱心,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多肯定、表扬,激励学生进步;同时,巧妙设疑,创设情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深入探究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通过巧设问题、创设情景、创编故事、鼓励质疑等方式,放飞学生创新思维的翅膀,让学生收获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杜永红,语文教学设计探微[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魏运梅,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3(SI).
  (责编韦雄)
其他文献
数学教育必须要走近儿童,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最自然、最本真的想法,做深度的学习.精心的设计,不经意间常常会替代儿童探索过程中必要的"破茧挣扎"的环节,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在
注射用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敏感。本例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应用该药时应随时关注其不良反应。
从造林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工作的必要性谈起,介绍了《浙江省营造林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技术路线、编制过程、编制方法,对编制内容中的定额体系、主要内容作了详细阐述,对浙江
目的评估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8年2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要求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以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9加几的进位加法"一课为例,先通过复习铺垫,让学生感知10加几的简便;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9加几的算法;最后通过类比迁移,渗透转化思想,发展学生
目的分析探讨保留灌肠在预防妇科肿瘤放疗后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肿瘤放疗的患者8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
目的通过地诺前列酮栓和宫颈COOK球囊+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探讨两种引产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使用地诺前列酮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