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NANOG基因在人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株中的表达,并研究下调该基因表达对ALL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ALL的MOLT-4、CCRF-HSB2、Jurkat 3种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OLT-4、CCRF-HSB2、J urkat细胞系中NANOG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携带NANOG基因的特异性shRNA的慢病毒载体包装病毒颗粒(pLB-shNANOG-1和pLB-shNANOG-2),该病毒感染MOLT-4细胞后,经分选获得稳定表达株作为实验组:shNANOG-1组和shNANOG-2组;以空质粒(pLB-sh control)感染的细胞和正常MOLT-4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下,检测各组NANOG的干扰效率.采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p53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包装病毒颗粒超速离心后病毒滴度达(1.83~3.12)×108 IU/mL.2种shRNA可有效下调病毒感染MOLT-4细胞的NANO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显示shNANOG-1及shNANOG-2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其光密度值(OD)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下降,在培养72 h后最为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shNANOG-1及shNANOG-2组细胞在G0/G1期细胞比例较空白以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高(P<0.001),但两组细胞在S期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低(P<0.01),而在G2/M期细胞比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法证实shNANOG-1及shNANOG-2组细胞中TP53及CDKN1A基因表达上调,而MDM2及CCND1基因表达下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NOG在部分人类ALL细胞系中有表达,下调NANOG后可通过MDM2-TP53-CDKN1A通路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
NANOG基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探讨NANOG基因在人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株中的表达,并研究下调该基因表达对ALL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ALL的MOLT-4、CCRF-HSB2、Jurkat 3种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OLT-4、CCRF-HSB2、J urkat细胞系中NANOG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携带NANO
【机 构】
:
221002江苏徐州,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221002江苏徐州,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江苏徐州,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江苏徐州,徐州医学
【出 处】
: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7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高的数据窗重叠率是提高弹性成像轴向分辨率的必要条件,但重叠率的增加会使位移估计的相关误差急剧增长,产生所谓的"蠕虫"噪声.本研究使用小波收缩法去除高重叠率下弹性图像蠕虫噪声.方法 对每一条轴向应变A-line先进行3级离散小波分解,然后根据4种自适应阈值之一使用软阈值函数对每一层小波高频系数进行量化,最后进行小波重构产生去噪后的应变A-line.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能有效去除蠕虫噪声
1病例资料rn患者女性,55岁,2003年发现“左颈部肿物”,行“左甲状腺叶切除术、右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左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右叶及峡部
期刊
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过去10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且好发于年轻女性.传统开放甲状腺癌手术因在颈部留有手术瘢痕,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随着腔镜器械的发
期刊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严重者可导致产后大出血,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2].产后尿潴留分为完全性尿潴留和部分性尿潴留。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大约是875×103例或更多[1-2].随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生也呈现高速上升的趋势,上海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1993年由美国学者Ambros等在研究线虫发育过程中发现,它通过与靶信使RNA(mRNA)3′非翻译区
目的 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相合,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HA)不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建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小鼠模型,为cGVHD研究提供活体模型.方法 选择20只BALB/c(H2d)雌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放射对照组、移植对照组和cGVHD实验组,每组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经直线加速器700 cGy的全身照射(TBI).放射对照组照射后,经尾
目的 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但其亲水性较差难以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为满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需求,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改性,以期改善其溶解性能.方法 通过3种不同的方法来摸索3种不同取代位置的羧甲基壳聚糖(CMC)的制备工艺,分别考察了原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产物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 摸索得到3种羧甲基壳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以这种工艺条件制备产物水溶性良好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与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住院的67例初治为M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65岁,n=20)和年轻组(≤65岁,n=47);再按照Durie-Salmon(DS)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Ⅱ期组(n=8)和Ⅲ期组(n=5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不仅在部位比较特别,而且在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上也独具特点.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单独手术治疗有时效果不佳,患者往往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