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站2012、2013两年来献血者献血后的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方法: 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列表。 结果: 2013年不合格人数略有下降,但并不明显。 结论: 对细微的变化,做了相关的分析,发现与仪器设备、操作者、试剂等诸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 初筛;复检;检验结果;有反应性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277-01
献血者到献血屋献血时,需要填写自愿无偿献血表格,包括自然状况及一些个人隐私问题,然后要接受体检医生的体格检查及询问,合格后进入下一个环节——血液的初筛(血型、血比重、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的快速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采血,采回的血液要运送到站里进行两次检测,(我们称之为复检两次)结果合格后才能放行到其他部门进行处理。
血液检测的项目包括:ALT的检测(赖氏法和速率法)、HBsAg的检测、Anti—TP的检测、Anti—HCV的检测、Anti—HIV的检测、ABO正定型和ABO反定型的检测。
加样使用STAR和AT全自动加样仪,所有病毒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洗板机为TECAN—hydroFLEX和fluido 洗板机,酶标仪为TECAN—sunrise和authos2010,所有检测试剂均为国家批批检合格试剂,所有仪器设备均在校准合格有效期内。
ALT的正常范围≤ 50单位,HBsAg、Anti—,TP、Anti—HCV、Anti—HIV的检测为两次检测,两个厂家的结果均为阳性则为有反应性;一个厂家结果为阳性,一个厂家结果为阴性,两个厂家需重新检测,仍有阳性者则为有反应性;两个厂家试剂均为阴性者视为无反应性;见以下表格为两年检验结果汇总
2012、2013年检验结果汇总表时间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由于献血人数的减少,2013年不合格人数略有下降,但并不明显,尤其是SYP的人数和比例没有变化。
除了转氨酶、乙肝和血型这三个项目进行初筛外,其他项目是没有初筛检测的,献血前需要医生的查询,除转氨酶外有反应性的进行献血屏蔽,现就转氨酶和乙肝出现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人——是做出正确结果的前提,在血型差错和转氨酶不合格比例中,因人为涂型错误、填写表格拿串以及漏报初筛阳性造成的失误中,占了一定的份额;
2仪器设备—是做出正确结果的关键,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是检测结果可信的前提,初筛时检测的环境、电压等诸多因素都会对仪器设备带来一定的影响,关系到结果的准确;
3试剂—是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初筛试剂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直接关系到血液的合格与否,相当的漏检率是血液有反应性的最大隐患;
面对血液日益紧张的今天,面对血液资源不应有的浪费,我们应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来应对,对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一刻也不能放松、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要常抓不懈;对仪器设备的常态化运行实行专人专管,清洁维护持续到位,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和准确;试剂应选择有国家批准文号、经久耐用排名靠前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漏检率,以减少血液的浪费和成本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姚海云,韩雪莹 ,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4):26-27
[2]张晓林,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分析,西部医学, 2006(1): 89-90
关键词: 初筛;复检;检验结果;有反应性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277-01
献血者到献血屋献血时,需要填写自愿无偿献血表格,包括自然状况及一些个人隐私问题,然后要接受体检医生的体格检查及询问,合格后进入下一个环节——血液的初筛(血型、血比重、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的快速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采血,采回的血液要运送到站里进行两次检测,(我们称之为复检两次)结果合格后才能放行到其他部门进行处理。
血液检测的项目包括:ALT的检测(赖氏法和速率法)、HBsAg的检测、Anti—TP的检测、Anti—HCV的检测、Anti—HIV的检测、ABO正定型和ABO反定型的检测。
加样使用STAR和AT全自动加样仪,所有病毒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洗板机为TECAN—hydroFLEX和fluido 洗板机,酶标仪为TECAN—sunrise和authos2010,所有检测试剂均为国家批批检合格试剂,所有仪器设备均在校准合格有效期内。
ALT的正常范围≤ 50单位,HBsAg、Anti—,TP、Anti—HCV、Anti—HIV的检测为两次检测,两个厂家的结果均为阳性则为有反应性;一个厂家结果为阳性,一个厂家结果为阴性,两个厂家需重新检测,仍有阳性者则为有反应性;两个厂家试剂均为阴性者视为无反应性;见以下表格为两年检验结果汇总
2012、2013年检验结果汇总表时间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由于献血人数的减少,2013年不合格人数略有下降,但并不明显,尤其是SYP的人数和比例没有变化。
除了转氨酶、乙肝和血型这三个项目进行初筛外,其他项目是没有初筛检测的,献血前需要医生的查询,除转氨酶外有反应性的进行献血屏蔽,现就转氨酶和乙肝出现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人——是做出正确结果的前提,在血型差错和转氨酶不合格比例中,因人为涂型错误、填写表格拿串以及漏报初筛阳性造成的失误中,占了一定的份额;
2仪器设备—是做出正确结果的关键,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是检测结果可信的前提,初筛时检测的环境、电压等诸多因素都会对仪器设备带来一定的影响,关系到结果的准确;
3试剂—是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初筛试剂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直接关系到血液的合格与否,相当的漏检率是血液有反应性的最大隐患;
面对血液日益紧张的今天,面对血液资源不应有的浪费,我们应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来应对,对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一刻也不能放松、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要常抓不懈;对仪器设备的常态化运行实行专人专管,清洁维护持续到位,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和准确;试剂应选择有国家批准文号、经久耐用排名靠前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漏检率,以减少血液的浪费和成本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姚海云,韩雪莹 ,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4):26-27
[2]张晓林,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分析,西部医学, 2006(1): 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