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本教研活动,是体现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以某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为例,通过灵活、轻松的教研模式,实现幼儿园教研实力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研模式;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0-0015-02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幼儿园教学研究为主的园本教研活动,更是体现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石家庄市军区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模式,充分体现了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
一、教研形式多样互补,满足工作需要
军区幼儿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研活动采取三种形式进行。
(一)固定时间的集体教研
每周四中午,是幼儿园固定教研时间,班里由保育员值班,教师全部参加。学期初幼儿园根据现阶段的教学需要订出1~2个教研主题,经过分层次、递进式持续研讨,帮助教师领悟具体的方法,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其不仅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还可以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例如,《幼儿绘画作品交流分享环节的指导策略》这一主题,就是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为了调整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而定的。教研分为5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选出一幅作品,教师写出自己与幼儿分享的语言,经过教研室教师批改后,教师逐句分析每句话表达的方式和用意,对比自己的评价角度和做法与现在《指南》提倡的有什么不同。第二阶段:根据教研室教师修改的案例,从中整理出适宜性的语言,方便教师初期有意识的使用恰当的引导语,并现场结合幼儿的作品,练习使用。第三阶段:结合《指南》学习和故事《点》,大家分析现行绘画指导策略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从观念上坚定教师改进教育行为的信心。第四阶段:分小组练兵。让每个教师经过现场的锻炼,把前期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第五阶段:对所做的研讨内容加以梳理和总结,进行自我提升。幼儿园利用对外开放的机会进行自我加压,促使教师能更细致的研读幼儿作品,更灵活熟练的使用教研的策略。到这个阶段,研讨的效果就能在老师们身上稳定住了,总结出的具体策略就成为教研的显性成果。
关于创设和开展区域活动的内容,也是围绕一个主题拆分出具体的研讨内容,逐步深入进行的。这种集体大教研主要由幼儿园的教学园长和教研大组长组织,解决的是教师的共性问题,对全园的教育工作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二)按照年龄组划分小组教研
每个年龄段的教育主题不同,所以,进行的内容和问题需求也就不同。关于教育目标、计划、家长工作、进展中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具体的内容,由年龄组的小组教研来解决。小组教研每周进行一次,由年级组的大组长负责组织,教研过程可以邀请教学园长和教研大组长参加。如果主题进展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多,组长可以随时召集组内教研。如果小组中出现属于共性的疑问或现象,就作为大教研内容,下次共同解决。
(三)针对不同课程的集体备课教研
幼儿园对于各个课程,每两周有一次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由学科小组长组织,教学园长或教研组长参与,如数学、音乐等。这类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学科特点,需要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内容,分析目标和重难点,共同讨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集体备课可以快速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准备,避免误读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集体备课的形式可以是研讨、说课、试讲、观摩等。
二、教研方法灵活有效,注重教研成果
(一)经验交流
提前告知教师交流的内容,让大家有充分的准备,把自己好的想法和做法讲出来,互相学习。有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肯思考、有方法,大家可以看到切实的效果,幼儿园就请她做经验分享,把好的方法进行推广。
(二)实地观摩
幼儿园哪个班级工作做得好,大家都到现场看一看、说一说,找找她的优点,说说可取之处,其他班可以模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工作。如主题环境创设的方法、区角材料的投放、班级物品的设置、作品展示的方式等。
(三)现场演练
教研内容不仅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变化表达的方法,让教师参与的兴趣更高。比如“如何与家长沟通”,幼儿园选择了实际发生在该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内容,由当事教师表演出来。大家在一片笑声中轻松地分析其中的现象,学习当事教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印象更加深刻。
(四)一课多研
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多个实施的方法,哪一种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呢?答案不是靠教师说出来的,而是要反复地试,看幼儿在不同方法下的表现,经过不断地修改,才能逐渐靠近想要达到的目标。我园原创音乐活动《赵州桥》就是这样研磨出来的,我活动获得第八届全国音乐大会评比二等奖,并在成都现场做课展示。
三、教研氛围轻松愉悦,调动研讨热情
作为教研的组织者,最不愿看到的是一个话题抛出来没有回应。但是教师在教研中普遍表现出听得多,说得少。究其原因,一是不敢说,怕说错了别人会对自己有看法;二是不愿说,对教研活动的内容不置可否,仿佛跟自己的关系不大;三是不知道说什么,有些内容理解不到位,能力和经验有限,无法做出表达。无论什么原因,教师不说话,组织者就无法了解大家的真实程度,也无法判断教研的效果。
军区幼儿园常用的方法是随机排序、点兵点将,让结果的不确定性激发大家参与教研的热情。有按照年龄班排序发言、按座位顺序发言、抽取座号发言、随机指定发言、点兵点将游戏发言等,每个人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也是不确定的,所以,都要思考自己的发言内容,让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这种游戏的方式教研效果非常好,经常让教师开怀大笑。
无论何种形式,教研的最终指向的都是教师的教育实践,所以,幼儿园的教研内容关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园本教研就是引领思路,只要将教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回归本源,研到实处,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取得实效。
四、园本教研成果扎实,教师水平得到提升
在幼儿园扎实有效的教研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园所都得到切实的收获。一是教育观念整体得到调整。教师能从幼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成长,对幼儿的期待更切合实际,对教育过程中现象,教师能静下心来思考幼儿的表现,反思教师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传递给幼儿的是尊重、合作、支持的态度,遇到情况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二是研究能力整体得到提高。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不仅提升教师的信心,增加自我成就感,同时也让幼儿园整体教学实力得以提升,社会声誉和家长认可度不断提高。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研模式;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0-0015-02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幼儿园教学研究为主的园本教研活动,更是体现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石家庄市军区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模式,充分体现了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
一、教研形式多样互补,满足工作需要
军区幼儿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研活动采取三种形式进行。
(一)固定时间的集体教研
每周四中午,是幼儿园固定教研时间,班里由保育员值班,教师全部参加。学期初幼儿园根据现阶段的教学需要订出1~2个教研主题,经过分层次、递进式持续研讨,帮助教师领悟具体的方法,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其不仅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还可以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例如,《幼儿绘画作品交流分享环节的指导策略》这一主题,就是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为了调整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而定的。教研分为5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选出一幅作品,教师写出自己与幼儿分享的语言,经过教研室教师批改后,教师逐句分析每句话表达的方式和用意,对比自己的评价角度和做法与现在《指南》提倡的有什么不同。第二阶段:根据教研室教师修改的案例,从中整理出适宜性的语言,方便教师初期有意识的使用恰当的引导语,并现场结合幼儿的作品,练习使用。第三阶段:结合《指南》学习和故事《点》,大家分析现行绘画指导策略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从观念上坚定教师改进教育行为的信心。第四阶段:分小组练兵。让每个教师经过现场的锻炼,把前期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第五阶段:对所做的研讨内容加以梳理和总结,进行自我提升。幼儿园利用对外开放的机会进行自我加压,促使教师能更细致的研读幼儿作品,更灵活熟练的使用教研的策略。到这个阶段,研讨的效果就能在老师们身上稳定住了,总结出的具体策略就成为教研的显性成果。
关于创设和开展区域活动的内容,也是围绕一个主题拆分出具体的研讨内容,逐步深入进行的。这种集体大教研主要由幼儿园的教学园长和教研大组长组织,解决的是教师的共性问题,对全园的教育工作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二)按照年龄组划分小组教研
每个年龄段的教育主题不同,所以,进行的内容和问题需求也就不同。关于教育目标、计划、家长工作、进展中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具体的内容,由年龄组的小组教研来解决。小组教研每周进行一次,由年级组的大组长负责组织,教研过程可以邀请教学园长和教研大组长参加。如果主题进展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多,组长可以随时召集组内教研。如果小组中出现属于共性的疑问或现象,就作为大教研内容,下次共同解决。
(三)针对不同课程的集体备课教研
幼儿园对于各个课程,每两周有一次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由学科小组长组织,教学园长或教研组长参与,如数学、音乐等。这类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学科特点,需要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内容,分析目标和重难点,共同讨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集体备课可以快速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准备,避免误读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集体备课的形式可以是研讨、说课、试讲、观摩等。
二、教研方法灵活有效,注重教研成果
(一)经验交流
提前告知教师交流的内容,让大家有充分的准备,把自己好的想法和做法讲出来,互相学习。有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肯思考、有方法,大家可以看到切实的效果,幼儿园就请她做经验分享,把好的方法进行推广。
(二)实地观摩
幼儿园哪个班级工作做得好,大家都到现场看一看、说一说,找找她的优点,说说可取之处,其他班可以模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工作。如主题环境创设的方法、区角材料的投放、班级物品的设置、作品展示的方式等。
(三)现场演练
教研内容不仅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变化表达的方法,让教师参与的兴趣更高。比如“如何与家长沟通”,幼儿园选择了实际发生在该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内容,由当事教师表演出来。大家在一片笑声中轻松地分析其中的现象,学习当事教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印象更加深刻。
(四)一课多研
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多个实施的方法,哪一种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呢?答案不是靠教师说出来的,而是要反复地试,看幼儿在不同方法下的表现,经过不断地修改,才能逐渐靠近想要达到的目标。我园原创音乐活动《赵州桥》就是这样研磨出来的,我活动获得第八届全国音乐大会评比二等奖,并在成都现场做课展示。
三、教研氛围轻松愉悦,调动研讨热情
作为教研的组织者,最不愿看到的是一个话题抛出来没有回应。但是教师在教研中普遍表现出听得多,说得少。究其原因,一是不敢说,怕说错了别人会对自己有看法;二是不愿说,对教研活动的内容不置可否,仿佛跟自己的关系不大;三是不知道说什么,有些内容理解不到位,能力和经验有限,无法做出表达。无论什么原因,教师不说话,组织者就无法了解大家的真实程度,也无法判断教研的效果。
军区幼儿园常用的方法是随机排序、点兵点将,让结果的不确定性激发大家参与教研的热情。有按照年龄班排序发言、按座位顺序发言、抽取座号发言、随机指定发言、点兵点将游戏发言等,每个人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也是不确定的,所以,都要思考自己的发言内容,让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这种游戏的方式教研效果非常好,经常让教师开怀大笑。
无论何种形式,教研的最终指向的都是教师的教育实践,所以,幼儿园的教研内容关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园本教研就是引领思路,只要将教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回归本源,研到实处,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取得实效。
四、园本教研成果扎实,教师水平得到提升
在幼儿园扎实有效的教研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园所都得到切实的收获。一是教育观念整体得到调整。教师能从幼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成长,对幼儿的期待更切合实际,对教育过程中现象,教师能静下心来思考幼儿的表现,反思教师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传递给幼儿的是尊重、合作、支持的态度,遇到情况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二是研究能力整体得到提高。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不仅提升教师的信心,增加自我成就感,同时也让幼儿园整体教学实力得以提升,社会声誉和家长认可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