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皮层血管征预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ll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对称皮层血管征(asymmetrical cortical vessel sign,ACVS)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2015—2018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资料.研究的临床变量包括年龄 、性别 、血管危险因素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发病至治疗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 T)以及血液学和神经影像学结果 .ACVS定义为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中,一侧半球出现较另一侧半球更多或更大的低信号的血管影像.结果 共纳入145例患者,平均年龄62.5岁(29~89岁),其中男96例(66.2%).35例(24.1%)在MRI的SWI成像上表现为ACVS.43例(42.2%)出现出血转化.18例(41.9%)出血转化患者存在ACVS,17例(16.7%)非出血转化患者存在ACVS(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房颤 、血小板计数 、入院时收缩压 、入院时舒张压和ACVS与出血转化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小板计数(OR=0.998,95%CI=0.978~0.999,P=0.025),NIHSS(OR=1.096,95%CI=1.007~1.192,P=0.034),房颤(OR=4.682,95%CI=1.920~11.418,P=0.001)和ACVS(OR=2.960,95%CI=1.208~7.250,P=0.018)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存在显著关系.结论 不对称皮层血管征能预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双环醇片治疗甲亢性肝损伤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甲亢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
某舰艇赴索马里护航官兵,历经九个月护航数万海里,在克服海上环境及物质生活困难的同时,完成了多次海盗打击任务。作者对护航官兵护航前、后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CTRP-1)、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1(ADAMTS-1)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比较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术(SPPSF)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8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