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的道德伦理认同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伦理传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 ,也是降低社会变革成本的制度保证。没有一致的道德伦理认同就不会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对道德伦理的认同程度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有序程度。因此 ,那种用市场经济本身来构建新的道德基础的主张是有害改革 ,也是浅薄的见解。 Moral and ethical traditions are the basis for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reducing the cost of social change. Without a consistent moral and ethical identity, a sound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ll not be established. The level of social recognition of morality and ethics determines the orderliness of market competition. Therefore, the idea of ​​building a new moral foundation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itself is a harmful reform and a superficial view.
其他文献
在西方思想史上,特别是在现代逻辑哲学中,否定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可以说,现代西方逻辑哲学是与否定问题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否定问题既是其理论起点之一,又是其核心问题之
观念上和陈述语言上的“无公度性”会阻塞的是概念上的相互充分理解和一一对应式的有效翻译。但是,在概念化语言失效的“边缘”处,凭借本质上更多样的表达方式和其中蕴含的游戏
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方法普查了正常生活状态下大鼠全脑内 FOS的基础表达。结果显示在正常生活状态下大鼠脑中有广泛而恒定的 FOS表达 ,出现于许多核团 ,如 :孤束核的连合核、
源于旧哲学和传统发展观的二分法模式阻碍着对发展的合理理解。文章把二分模式初步分为强一元论二分法、弱一元论二分法和二元论式二分法三种 ,指出它们的逻辑缺陷与不足 ;还
本文以哲学和艺术为基本对象,系统探讨了西方文化发展中,现代性与古典性的内在联系、相互促进、矛盾冲突,直至联系破裂的历史演变;强调古典性对于现代性发展的内在意义,古典性的丧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探讨宋明儒学分系理论的优劣,而是希望在不同理论的陈述介绍之外,通过一个本性诠释学的观点(成中英)将之综合.这种综合的作法并非取消个别分系理论的特殊性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革命 ,对迄今为止的人类思维、生活方式、生存状态 ,仍在产生巨大的冲击和震撼 ;与此同时 ,恐惧现实世界和推崇“虚拟现实”的造神运动已经萌芽。本
本文对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摩梭)及邻近彝族、藏族等民族的亲属关系、婚姻、政治、经济及宗教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完全的父系和母系(包括"阿注”)是在特定政治、宗教和经
宗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两者之间既有相容性,又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宗教对终极关怀问题的关注,以及它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既是物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的 ,又是精神观念层面的 ,有赖于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精神因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丛书》从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