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qui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始终。语文学科作为组成高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思维特点,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时刻注意课堂教育的改革创新,还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思维能力更加地敏锐。因此,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策略
  高中教师应新课标教学方式的要求,重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那么,语文思维能力到底指的是什么?语文思维能力指在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过程中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分析思考内化记忆的一种能力,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本文提出的一些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操作性措施正是在对高中语文教学目前状况的分析下提出的。
  一、 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现阶段的培养状况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为了完成素质教育下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可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加深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教学方式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已逐渐在其教学中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开创新的教学模式。由于不成熟的语文教学改革,以及相应的还未系统化的理论与经验,各种问题与弊端开始出现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使语文老师很茫然地面对这一系列的改变。因此,大部分的老师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实施的教学方案也都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指令刻板的进行,高中的语文课文内容成了一成不变的文选类题目和分析讲解语言,以至于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日渐低下,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越发困难的境况。即使一小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诗歌鉴赏的方式,提高了语文思维能力,但是由于不正规的测评方式以及无法整体理解内容,所以并未达到所预期的效果,而对于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实现,仍旧困难。
  二、 关于如何培养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 开创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知识上学生都是被动地去接受,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自主和创造性,教师必须不断的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应用写作、互动课堂等,这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内容,这种方法除了能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且使语文思维能力的自主性得到提高。
  (二) 针对学生结合理性与感性思维能力的培養
  文学离不开感性认知,同样理性系统的分析也离不开理性思维。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文学知识的储备也是要不断积累的。思维活跃但文化底蕴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高中学生中。由于,理性思维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加全面,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理性系统学习的效果,这时再将理性思维转化为感性认知,将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 使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围扩大,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最基本的字词、语句之外,还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扩大学生知识接触的范围,使之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课文苏轼《赤壁赋》时,在正式学习之前,教室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查找苏轼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以及历史上的赤壁等。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讲解课文的具体内容,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分析和综合,使学生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 针对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措施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提出合理新颖的组织形式。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各小组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进行讨论探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设置相应的学习情景,也可以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增强教学吸引力的方式来达到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 总结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成为高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开始转变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以及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开始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语文知识,最终形成了适合本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体系,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黄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5).
  [2]徐岩涛.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语教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2).
  [3]陈洁.将想象思维运用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8).
  [4]罗小山.试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语教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5).
  作者简介:
  李兴武,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管理模式,在中央和地方也逐步推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风险投资、资本运营及资产证券化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而交通运输业迈出的第一步,则是战略规划。在第七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上,“十三五”交通运输、“一带一路”战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公路交通基础设
文章以我国38家上市军工企业2003-200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研究了改制后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999年我国军工企业的改制产生了积
摘要: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与任务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播和方法指导,而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培养各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本文就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的发散性、逆向性思维的培养、培养思维的迁移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促成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构建一座思维“立交桥”。  关键词:思维能力;发散性;逆向思维;迁移性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
摘 要: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笔者角度,深入研习了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几点优化教学策略,希望对其他教师所有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活动方式,若教师将其运用于日常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完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学生是愿意且乐于接受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中生物教师应从德育范畴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理想教育)、生物科学价值观教育等三个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内关于企业伦理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我们的实验室器材越来越充实,课堂教学中能够完成越来越多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研员,在听课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13.06%,皮层病灶继发癫痫发生率
为了提高模糊支持向量机在大数据集上的训练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聚类的模糊支持向量机算法。第1阶段为粗粒度聚类阶段,在每类训练样本上执行密度聚类算法,设置较大的邻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