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二芳基取代乙炔的合成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原子引入液晶分子结构后,增大了液晶分子的偶极矩,电阻率ρ(>1×1013 Ωcm)较大,有合适的Δε值,适合用于TFT-LCD [1~3],因而含氟液晶是近十几年来研究最多的液晶材料. 其中含氟芳基取代乙炔类化合物不但是性能优良的液晶材料,而且也是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和非线性光学材料.
其他文献
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稳定的赖氨酸单层膜.利用电化学活性探针Fe(CN) 3-6 结合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在溶液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不同电荷的阳离
利用β-环糊精(β-CD)与阿莫西林在0.2 mol/L NaOH底液中形成包结物而使β-CD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图上峰高降低的示波特性,建立了胶囊中阿莫西林的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测
天然产物苯并吡喃查尔酮具有止痛[1]、抗癌[2]、抗菌[3]等多种生物活性. 有关这类化合物的全合成报道始于1982年,Thaworn等[4]首次报道了2′,6′-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和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现场红外反射光谱研究了1.0 mol/L NaOH溶液中高择优取向镍电极上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及机理. 结果表明,高择优取向镍电极对乙醇的电氧化有较高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