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典故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精髓与灵魂,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民族的文化特色。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英语不再只是作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而是和国际化进程同步,被更多人所熟知和应用。在英语文学中,英语典故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充分展现了英语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发展。但由于文化差异,在对英语文学典故进行翻译时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当前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翻译技巧,以期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推动英语翻译方式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技巧
  【作者简介】胡春春(1988-),女,汉族,安徽马鞍山含山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助讲,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来源
  1.寓言故事或经典名著。寓言故事是外国文学中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之一,通常寓言故事都是通过打比方的形式,用短小精悍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最终得出某一种道理,从而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例如,我们熟知的《农夫与鹅》(《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 》)讲述的是一位农夫,由于太过贫穷总是沉迷于做发财梦,在某一日的机缘巧合之下,农夫得到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鹅。但农夫得到一个金蛋后并不满足,为了获得很多的金钱,农夫便杀鹅取金蛋,结果当然是令农夫大失所望,连以后可能出现的金蛋也失去了。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告诫人们要懂得珍惜和把握当下,不要过于贪婪。除此之外,还有《蛇与铁锉》的故事(《Snakes and iron files》)主要讲述了一条蛇误以为铁锉是能够吃的好东西,却不想铁锉却讥笑它说,你是咬不动我的。你要是使劲地咬我只会锉断你的牙齿。这个故事主要是劝诫人们,不要总是自以为聪明,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或者是做事之前要先点差清楚,制定一定的计划再去进行,饮鸩止渴的后果只能是自讨苦吃。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采用寓言故事的典故更多的是为突出文章中心和主要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这就需要读者去品味和搜集。
  将经典名著中的语言或者是某一片段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时我们比较常见的,相较于寓言故事没有明显出处的问题而言,经典名著的典故通常都能够在英语作品中找到。在西方被使用较多的经典名著有《莎士比亚》《神曲》《麦克白》等,都是较常被引用的著作。
  2.圣经故事和神话故事。宗教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是较为重要的,并且宗教类别和宗教地位都较为尊崇。在西方最为主要的宗教是基督教,这也是圣经故事在西方国家更为流行的主要原因,同时圣经也为西方各个国家的文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基督教层一度在西方处于统治地位,这也使得与宗教相关的文学作品更为丰富。我们较为熟悉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上帝创造世界、耶稣之死等内容,更是多次出现在不同的英语文学作品中。因此,想要充分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中心主旨和人文情怀,就要充分了解圣经故事,并对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才能够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如果说圣经是英语文学作品的灵魂,那么神话故事就是英语文学作品的血液。西方的神话故事与中方的神话故事截然不同,无论是在文化背景上还是对神的意志的描述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但唯一的共同点都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西方神话故事中,有众多的,各司其职的神,这些神都有宇宙的主宰宙斯所统领,并具有鲜明的等级观念。例如,“Amalthea’S horn”的意思是,神女用羊乳哺育年幼的宙斯,宙斯为了报答神女,就给神女送了一只羊角,而神女也受到了人们的敬仰。这个词的含义主要是用来表达出人们心灵的美好,并懂得知恩图报的特点,在后来英语文学作品的应用中,更多的用来形容某一个人物的性格,从而使读者对该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不管是在圣经故事中,还是在神话故事中,英语文学作品的典故大多取自于这些作品,并经久不衰。
  3.历史故事和民间习俗。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不同的地区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这些不同的发展历程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同时对国家的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长时间的沉淀,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民族风格和文化背景。而这些特点都会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例如,“watergate”主要含义是不择手段的去获取权力和利益并不计得失,毫无原则的将权力和利益当作生活的中心。同时,也指采用各种欺骗、贿赂等手段来为自身谋取一定的利益。这个词在英语翻译中,通常被以为水门,但确是由民间说法演化而来的。
  二、 影响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的因素
  1.文化背景的不同。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肤色,名称、国籍等这些异同点,而是更为深入地挖掘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首先在对待不同的文化时,我们首先要做到尊重差异性,只有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和谐的文化交流。因此,想要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含义,了解该文化背景,发展历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文学作品中典故的引用也必有其特殊的含义和观点。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充分尊重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从而感受英语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感。
  2.英汉翻译的对应情况。在上文中,我们详细地阐述了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由于地理位置、发展进程等原因的影响,各个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一般都先采用对应翻译的方式,将英语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含义尽可能地用汉语完美表达出来。但就目前來看,在对英语文学作品的惦挂翻译中,对应翻译的可行性并不大。这固然是由于英汉语言内涵的不同,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典故所蕴含的多层含义,在翻译中并不能完全释义出来。因此,在翻译典故时,通常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在写作手法和写作内容上与汉语翻译存在基本对应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但一定要注意,是基本对应的情况下,与完全对应和部分对应是由明显区别的,需要我们将两者的差异重新进行更正。二是英语文学作品在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上不是完全对应,也不是基本对应,而是仅有部分对应。这时在翻译过程中,并不存在直译的方式,但是在两者之间仍然需要找到那一部分对应的地方。通常在翻译这类型的英语文学典故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   3.文章的整体性。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由于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对典故的应用通常来源于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故事、寓言故事等。这些故事都是通過对某一件的事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者是情感。在英语文学中运用典故,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仅能充分提高作品风格,同时还能具有良好的修辞效果,使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使文学作品达到一个语言精练、立意深远的效果。因此,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时,要充分认识到该典故在这篇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作者在这一篇章中使用这个典故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想法或是思路。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典故在文章内容中的位置与整体是否协调,从而保证后续翻译的流畅性和文章的整体性。
  三、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
  1.直译法。直译法是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时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直译法,顾名思义是指在不违反翻译规则和行文内容的前提下,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进行直译,不需要其他翻译技巧。直译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所蕴含的意义,同时也保留了典故中所蕴含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在直译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对作者和作品背景都有一定的认识。其次,要充分尊重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原创性。最后,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英汉典故对应的现象时,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从而保留英语文学作品原有的味道。
  2. 直译加注法。直译加注法是由直译法所演化而来的。相较于直译法,直译加注法的最大不同是在保留英语文学作品典故原义的基础上,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进行直接翻译并添加相关的注释内容。这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时,是较为常用的翻译方法。直译加注法的要点在于能够帮助读者更为清晰地理解典故中所蕴含的含义,从而对文章的内容有更为透彻的见解。一些典故里会出现人名、地名。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这些典故时,采用直译加注法,不仅能够充分保留典故中原有的背景文化,同时还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3. 意译法。意译法是相较于直译法而存在的。意译法主要受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地方特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直译的方式会破坏原有的文章形式,从而导致行文不够流畅。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需要意译法的翻译方式。由于一些典故在翻译过程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含义或者采用直译的方式可能会使典故失去原文中的形象等问题,一般都采用意译法的方式,意译法的基本翻译方式是将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翻译与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典故相,从而加强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充分表达出典故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4.意译加注法。意译加注法不同于直译加注法的地方在于,当我们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进行意译翻译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特点、风俗习惯或者历史背景等因素,会采用意译的方式,这样能使文章翻译内容更为流畅。因而,对意译的内容进行加注能够使读者更清晰的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值得注意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要过多地使用直译加注法或意译加注法,过多地使用加注法不仅会使文章变得累赘不堪,也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要遵循适量的原则。
  四、结语
  典故是英语文学作品的灵魂。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添加典故,不仅能够充分地反应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地方特色和民俗习惯,同时还能够对文学作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是作品内容更加立意深远,从而受到读者的喜欢。但典故的应用也会增加翻译的难度,目前对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方法主要有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意译加注法四种。这四种翻译方式主要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典故中所蕴含的文章内涵,从而使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更为流畅。因此,提高对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质量,不仅能够提高我们自身的英语水平,同时还能够充分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少琼.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分析[J].才智,2019(13): 220.
  [2]刘睿轩.试论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8):164-165.
  [3]李旸.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3):106-107.
  [4]吕程.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分析[J].英语广场,2015 (08):30-31.
  [5]陈克伟.英语文学中的典故及其翻译策略[J].文化学刊,2016(07): 185-186.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可使学生得到充分体验与实践,这种学习方式也是《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汪禹姗,徐州市民富园小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学习目的是用于交流,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知识水平。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学生在共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加强交流与沟通,
【摘要】英语语言学是人们意愿形成、读音选择等方面因素构成,展现出英语语言人群的统一认知与风俗习惯等。因此,在对英语语言学中语境功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联系该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特殊的语言结构等。并能在词义、修辞、翻译等方面能正确实用语境,去更精准的了解英语语言学。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语境功能;分析;应用  【作者简介】郭茹皓(1982.8-),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讲师,文
【摘要】英语教育一直贯穿学生学习生涯,从小学乃至到成人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对英语教学引起充分的重视,为促进英语教学的开展做出努力。本文以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积极展开讨论,并为其开展提出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中职英语;应用  【作者简介】周坤(1974.5.23-),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中职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农村小学教学受到了关注。而英语是农村小学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率起着关键性作用。受传统教学影响下,在开展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落后的教学方式,使英语学困生数量逐渐增加,降低了农村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效率,所以,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式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重点探究在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并
【摘要】 为了提供跨文化交往语言支撑,本文在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开展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从语言教学过程中忽视文化与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交流经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树立多元跨文化英语教育理念与改革英语教学课程两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高校;改革;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媛(1983.11-),河北邯郸人,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因为英语语言能力在学生自如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语篇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初中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值得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语篇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
【摘要】《外婆的道歉信》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本治愈小说。外婆以现实周围邻居的故事为基础,为爱莎浇筑了一个永恒的童话故事。让爱莎在外婆去世后,通过一场找信送信之旅,实现了爱莎的成长和原谅。文章从反差艺术,治愈童话和特立独行的外婆三个角度探讨了这部暖心小说。  【关键词】《外婆的道歉信》;治愈;反差艺术  【作者简介】王若愚,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如果有一个人,他永远接受你的一切想法,
【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更新,电子词典、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学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开展英语词汇学习已然成为常态。本文基于移动学习,探究利用移动设备学习大学英语词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移动学习;大学英语;词汇  【作者简介】张岁岁(1989.05-),女,汉族,山西人,山西工商
【摘要】高职生源现状很严峻,这就决定高职英语公共课教学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才可以進行合理的教学。多数高职新生词汇量非常有限,阅读难以进行,所以词汇语法并重仍然是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罗四卫,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  一、新形势分析  1.高职招生现状。高职生源现状很严峻,这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情况。究其原因,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
【摘要】新入职的高校英语教师作为师资队伍的主力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存在更多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这个教师群体在新入职期间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为高校教师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促使高校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新入职教师教学  【作者简介】彭希(1991.11-),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成都大学外国语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法律口译。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