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寒燥咳别当感冒治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秋,早晚已有寒意,又到秋季燥咳的高发季节。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特殊的器官,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比较敏感,所以在秋天容易出现咳嗽的情况。
  燥咳凉热有别
  秋天的燥咳,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一般以中秋节为界线,中秋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故多出现凉燥。
  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可有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
  凉燥咳嗽则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咳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
  两种咳嗽用药不同
  由于秋季燥咳的分类不同,因此,在治疗方法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温燥:温燥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常见的方剂有桑杏汤(主要成分有桑叶、杏仁、豆豉、山栀子、贝母、沙参、梨皮)。
  凉燥:凉燥的治疗思路为疏散风寒,润肺止咳。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主要成分有杏仁、苏叶、半夏、陈皮、前胡、枳壳、百部、款冬、甘草)。
  止咳药治标不治本
  由于只是咳嗽,很多患者都不当回事,认为吃点止咳药就行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可直接抑制位于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二是末梢性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达到止咳作用。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
  秋季咳嗽的病人往往咽喉干燥疼痛,这时就会自服润喉片,认为润喉片能缓解喉咙干燥的症状。虽然润喉片一般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的作用,但主要用来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它能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可是在干燥天气经常含服,会使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干燥破损,加重病情。
  从临床上看,燥咳被误诊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还用一些不相干的感冒药、抗生素等,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加严重。
  燥咳千万别发汗
  治疗燥咳,千万不可用发汗的药物。因为从中医理论来说,燥伤阴津,人体因为津液缺少,肺部干燥才会发病。如果用发汗的药物,体内的津液会严重损失,不但不会有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也是燥咳病人不能自行服用感冒药物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于容易燥咳的人,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润肺的瓜果和食物,如鸭梨、白萝卜、蜂蜜或鲜姜,或用它们熬汤后服用。如目前正是秋梨上市,每天吃1-2个,可养肺润燥、润肠通便、预防咳嗽。此外,金橘有很好的止咳作用,每天可食3次,每次5-6颗,也有药效。另外,吸烟和饮酒也是导致燥咳的因素,要尽早戒烟,少喝酒。
  【手把手】
  一饮一粥防秋燥
  雪梨饮:雪梨、蜂蜜适量。雪梨去皮切碎,捣汁饮用,或将其熬膏加蜂蜜饮用,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口渴、咽干等症。
  黑木耳粥:黑木耳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黑木耳发好、撕小块。粳米、红枣(去核)洗净,三者同放锅内加水,文火熬熟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滋阴润肺。■
其他文献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也是时下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作家。阅读村上春树已日趋成为世界性文学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让一个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价值观与生活
芥川龙之介创作的“耶稣”形象同“圣母”形象、“圣徒”形象、“魔鬼”形象等共同构建了芥川庞大的“切支丹物”文学世界。通过对其作品中“耶稣”形象流变过程的梳理和研究
刘震云是当代文坛上一位严肃的作家,总是执着地拷问着人生,追寻着存在的终极意义。其九十年代“新历史”叙事是一种沉痛的“存在之思”,在对历史的重新叙述中审视社会人生,实现对
莎士比亚把恶从沉重的宗教哲学中剥离出来,用生动的文学形象描绘“恶”的形态,用精巧的戏剧对白、内心独白再现了“恶”的灵魂。莎剧艺术地再现了伦理之“恶”,他对“恶”的认识
很多孩子咳嗽不止时,一些家长习惯联合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对此,专家表示,很多中药和西药虽然药名不同,但成分却惊人地一致,联合使用虽然疗效增加,但副作用也明显增加。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鹏飞表示,最常用的止咳化痰的中药有小儿肺热咳喘、儿童清肺、麻甘颗粒。这几个中药在止咳化痰方面效果确实比较好,但它们都有共同的成分,就是麻黄、杏仁、甘草和石膏。  麻黄对咳喘有很好的疗效,但它也可以使心率增
本文以《苏雪林文集》第三卷的文学评论为蓝本,论述了她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活动。全文主要就苏雪林文学批评特色、文学批评评价及其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等
《蚀》三部曲是茅盾作为小说家的处女作。这部长篇奠定了茅盾作为小说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作为男性作家,他创造的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蕴涵了男性作家丰富
作家刘醒龙在当代文坛是比较独特的一位。在当今五光十色的创作背景下,他一直作为一个忠于自己良心的现实主义者进行写作。在他所坚持的信仰的指引下,他的作品呈现了当代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