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纲要》提出的至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的目标,以及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空间和机遇。2.根据市场需要及学校的自身优势开设专业,并办出自己的骨干、特色专业。3.根据《纲要》提出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我们卫生类高职院校可与医院、药企、药厂合作办学。4.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动手人才为出发点,应不断加强“双师型”队伍和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办学机制
最近,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精神远程专题培训班,通过学习,领会了我国从现在到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理解了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是要深刻理解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现就通过学习结合我校的一些情况谈几点体会如下。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机遇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98年起经过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目前已达到24.5%,但与世界各国相比仍处于中等水平,应该说国家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今后随着基础教育入学人口的下降,本科教育不再扩招,即使是保持现有规模至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可达到36%,按照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40%的要求,另外的4%主要是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这也给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空间。我校是刚刚升格的高等职业院校,又受江苏省卫生厅委托,承担着全省卫生系统的成人继续教育的任务。所以,这就给我校今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不放松。
二、依据市场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开设专业
《纲要》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要适应市场需要,其毕业生要有足够动手能力。所以,我们卫生类高职院校要瞄准市场既要看到目前的热门专业,也要看清一些非热门专业,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优势、所处地理位置办出自己的骨干、特色专业。我校地处南京,背靠著名风景区老山脚下,原有护理、药学、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四大板块专业。近年,与药企合作开办了中药专业,与本市各大医院营养科室合作开设了医学营养专业。据我校调查,老山水土良好,植被丰富,现有天然药物百余多种,正拟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办中药栽培技术专业。对于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开设能体现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使之适合培养动手人才的目标;一方面要开设能体现高等教育特性的相关人文知识课程,并要开设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选修课,为准备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构建一定的课程衔接。这就需要充分向市场和用人单位调研,并不断受到检验,使课程设置逐渐趋于完善。
三、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办学机制
《纲要》提出职业学校的办学机制应实行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并且给参与办学的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和补贴。这就使学校的办学机制更加灵活,并为企业参与办学打开了方便之门。我校在此之前,已经与省内几家医院如高淳县人民医院、昆山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办高护班。实践证明,这种办学方式在培养护理人才方面,确有不小的优势。今后,除了在该专业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或扩大以上办学形式外,也可在其他学科专业进行尝试、拓展。如药学专业,可与省、市内的一些药企、药厂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办学形式,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使之更符合市场需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四、一切以培养动手人才为出发点
我校是一所高职院校,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但更应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那就是要以培养动手人才为出发点。《纲要》指出,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主要应是“双师型”师资,同时要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近年来经过努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学校有一批老教师,都经过较长时间临床实践的锻炼,有些至今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在坚持临床一线工作。有些专业(如护理、放疗等)的教师都由附属医院或省内知名的大医院的高年资医护人员担任课程教学。我校在医院办班点的教学,更是临床教师为主。这样,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双师型”教学队伍。但由于近几年为了适应教学规模的需要,引进了不少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大都缺乏临床或其它实践方面的锻炼,这就需要加大加快对这部分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训练和培养。当然,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有主动参加实践锻炼的意识,学校也应在这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创造必要的条件。我校的实习基地,多年来已与省内多家医院和医药企业、生产厂家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打造了良好平台,但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尚需不断地加强投入和建设,要争取在短期内建成1-2个重点实验室、实训中心,以适应学校不断发展和提升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的提高,职业教育将会迎来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按照《纲要》精神,执行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为把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而不断努力。
作者简介:朱日(1955—),男,硕士,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学教育,中医内科脾胃病。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办学机制
最近,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精神远程专题培训班,通过学习,领会了我国从现在到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理解了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是要深刻理解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现就通过学习结合我校的一些情况谈几点体会如下。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机遇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98年起经过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目前已达到24.5%,但与世界各国相比仍处于中等水平,应该说国家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今后随着基础教育入学人口的下降,本科教育不再扩招,即使是保持现有规模至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可达到36%,按照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40%的要求,另外的4%主要是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这也给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空间。我校是刚刚升格的高等职业院校,又受江苏省卫生厅委托,承担着全省卫生系统的成人继续教育的任务。所以,这就给我校今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不放松。
二、依据市场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开设专业
《纲要》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要适应市场需要,其毕业生要有足够动手能力。所以,我们卫生类高职院校要瞄准市场既要看到目前的热门专业,也要看清一些非热门专业,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优势、所处地理位置办出自己的骨干、特色专业。我校地处南京,背靠著名风景区老山脚下,原有护理、药学、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四大板块专业。近年,与药企合作开办了中药专业,与本市各大医院营养科室合作开设了医学营养专业。据我校调查,老山水土良好,植被丰富,现有天然药物百余多种,正拟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办中药栽培技术专业。对于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开设能体现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使之适合培养动手人才的目标;一方面要开设能体现高等教育特性的相关人文知识课程,并要开设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选修课,为准备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构建一定的课程衔接。这就需要充分向市场和用人单位调研,并不断受到检验,使课程设置逐渐趋于完善。
三、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办学机制
《纲要》提出职业学校的办学机制应实行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并且给参与办学的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和补贴。这就使学校的办学机制更加灵活,并为企业参与办学打开了方便之门。我校在此之前,已经与省内几家医院如高淳县人民医院、昆山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办高护班。实践证明,这种办学方式在培养护理人才方面,确有不小的优势。今后,除了在该专业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或扩大以上办学形式外,也可在其他学科专业进行尝试、拓展。如药学专业,可与省、市内的一些药企、药厂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办学形式,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使之更符合市场需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四、一切以培养动手人才为出发点
我校是一所高职院校,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但更应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那就是要以培养动手人才为出发点。《纲要》指出,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主要应是“双师型”师资,同时要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近年来经过努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学校有一批老教师,都经过较长时间临床实践的锻炼,有些至今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在坚持临床一线工作。有些专业(如护理、放疗等)的教师都由附属医院或省内知名的大医院的高年资医护人员担任课程教学。我校在医院办班点的教学,更是临床教师为主。这样,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双师型”教学队伍。但由于近几年为了适应教学规模的需要,引进了不少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大都缺乏临床或其它实践方面的锻炼,这就需要加大加快对这部分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训练和培养。当然,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有主动参加实践锻炼的意识,学校也应在这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创造必要的条件。我校的实习基地,多年来已与省内多家医院和医药企业、生产厂家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打造了良好平台,但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尚需不断地加强投入和建设,要争取在短期内建成1-2个重点实验室、实训中心,以适应学校不断发展和提升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的提高,职业教育将会迎来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按照《纲要》精神,执行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为把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而不断努力。
作者简介:朱日(1955—),男,硕士,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学教育,中医内科脾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