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要强化灾害教育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然灾害虽然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也非常可怕,但只要让学生体悟灾害发生时的规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自救和互救措施,使自然灾害减低到最小。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灾害;教育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不管是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都呈上升的势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加重的直接原因。另外,人类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避灾的措施不力,也是使灾害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中,地理学科在进行灾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学所涉及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系水文、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涵盖了主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海啸、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并不同程度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机制。那么,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呢?本人认为,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指导思想
  1.1 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灾害观: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从而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自然灾害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讲这些自然现象是灾害是因为它们发生时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但对自然本身,许多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例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从而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不能净化甚至会危害生态环境的污染带到大海使之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自然界是非常有益的。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就是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1.2 授以知识,认识灾害发生的原理:结合地理教学进行广泛的灾害知识教育,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原理、灾害预防、减灾减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外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大陆上的反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学生知道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有利于学生对灾害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产生惧怕感,有利于在灾害发生时根据其原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2 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内容
  2.1 防灾减灾思想: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宣传防灾减灾的思想,使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尽可能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程度的思想深入学生头腑之中。让学生知道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等)人类不能完全阻止,但这些灾害发生时往往有许多前兆,我们可根据这些前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还可以建立预警预报和应急机制与体系,使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有些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等)如果事前有充分的重视和预防措施,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让学生知道许多人为造成的灾害也是完全避免的。
  2.2 灾害的危害程度: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做些拓展介绍,让学生知道各种灾害的危害程度。例如,在讲地震时就要详细介绍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并介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不同程度危害的地震,让学生对地震的危害有个清楚的认识。在讲水旱灾害、寒潮、台风、赤潮、咸潮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做一些专题介绍让学生知道它们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同时也可巩固学生的防灾和减灾思想,并让学生觉得地理是很有作用的,进而产生学好地理的热情与欲望,更加喜欢地理。
  2.3 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例如,在讲山坡水流的方向时,就可在黑板上绘出相应的示意图,让学生根据山地水流的方向明白当山洪爆发或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方向。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得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达到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
  2.4 灾害发生后的经验教训:损害程度巨大的自然灾害在人类历史上常有发生。各地每次自然灾害发生后都会或多或少有些深刻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在结合有关知识进行灾害教育时就应该把这些经验教训教给学生,以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例如,我国唐山大地震后,人们发现城市里开旷的空地救了很多的生命,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要留有足够的绿地,在中心人口密集的地方要有足够的广场。再如,在上次印度底地震引发的海啸灾难中,地震发生后,远在太平洋的中国和美国都很快测出了地震的震级并预测到会引起海啸,而且计算出了海啸到达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时间,可是与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地区没有办法进行联系,他们又没有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人们得不
其他文献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英语词汇教学的对策,以期待有效的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对策  英语是一种历史悠久、词汇量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使用灵活的语言。现代英语的词汇总量达到200万,是世界词汇量最大的语言。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英语的词汇量不断更新、扩大。因此,学好英语,词汇的学习
期刊
【摘要】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的对他们进行培养。  【关键词】物理;竞赛;重要性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形成阅读习惯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时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小语;教学;认识;思考  阅读让人视野开阔,思想深刻,阅历丰富。阅读可以丰盈一个人的心灵、思想,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可以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灵魂。阅读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贯穿一生的好习惯加以长期坚持贯彻。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形成
期刊
【摘要】高一化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难度要求低,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知识如何衔接,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一化学,从而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想把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化学;思考  高一化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难度要求低,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知识如何衔接,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一化学,从而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想把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享。  1 处理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期刊
【摘要】新一轮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对德育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力图建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教材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并由学生的切身体验走向广阔的现实与理论世界,形成真实的、成为学生“第二天性”的“德性知之”。教材内容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实践性强,在设计上给授课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期待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和运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
期刊
【摘要】此文是以学习者的角度来阐述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可以从明确学习目的,保持学习动力;学习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习惯;拓展知识、了解中西思维及文化的差异,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利用周边资源为自己创造学习环境等五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效率;策略;习惯;途径  在社会对知识结构不断提出新要求的今天,学习外语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人应备
期刊
【摘要】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将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我根据自己教学体会,对如何实施自主学习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物理课;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的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的本质。实际上,他的这句话强调的就是主体性学习。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它体现在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门学科。  【关键词】教学;创新;能力  多年来,创新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它体现在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门学科。作为一名初中化教师,我有责任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
期刊
【摘要】如果语文是情感的田园,那么语文课堂就是情感的原野。在田园中播种,在原野上成长。在这田园里播种什么样的情感,就会长出相应的绿叶。语文引领学生的情感世界的成长,同时也引导学生感受着成长的欢乐。在感受语文的温度的同时,体味生活情感的温度。  【关键词】情感;交流;形成;人生价值  语文课堂不同于任何一门课程,它是情感与审美体验的课堂,更是思想与品德的交流的课堂和评价的课堂。在这里,学生可以感受各
期刊
【摘要】高中地理教师如何贯彻实施新课标教学,这是当前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结合本人的认识体会,写出此文,愿与同行们共同商榷新课标下的地理创新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教学  目前,在高中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创新教学实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所看到的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仍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