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反应器制备催化剂的老化研究

来源 :化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间歇反应混合效率低,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均匀性较差.基于微反应器制备了Fe-Mo/Al2O3催化剂,提高了共沉淀过程混合的均匀性,考察了老化温度及老化时间对催化剂微结构及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并借助于BET、SEM、Raman等检测方法对催化剂及碳纳米管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均会影响催化剂的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孔容).对碳纳米管的检测发现,老化时间对碳纳米管的灰分、石墨化程度影响较大,而老化温度对碳纳米管的导电性影响较大.老化时间为4h时,碳纳米管的灰分质量分数最小,为2.39%,碳纳米管石墨化程度最高,其ID/IG值为0.84.老化温度为40℃时,碳纳米管的导电性最好,其四探针电阻率为95.3 mΩ·cm.
其他文献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丁酸乙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动力学过程,考察界面面积、丁酸乙酯浓度、水相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丁酸乙酯萃取锂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界面区域。增加丁酸乙酯浓度可增大正向反应动力,提高萃取速率。萃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6.72 kJ/mol,该萃取反应过程受扩散控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萃取体系的动力学方程。
运动营养生物化学作为新型生物科学类学科对体育运动员的生理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合《生物化学》能够将营养学与生物化学有机结合对运动员的体能消耗以及集体代谢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客观的评估,为制定科学的营养方案提出有效的参考。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改革发展,结合我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第八次教材规划,姚文兵主编的《生物化学》第八版更好地体现了本学科的进步以及我国医药现代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全书共分为四个篇章,内容主要包含生命的分子基础、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遗传信息的传递、药学生化,书末还附有中
甲酸(FA)作为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当前FA废水处理问题已成为普遍的工业难题,而公开文献中尚未有关于多效变压精馏(ME-PSD)对FA和水的分离的报道。基于两塔变压精馏(DC-PSD)工艺,提出了三塔变压精馏(TC-PSD)分离技术来回收FA溶液。通过AspenPlus软件搭建稳态模型,采用序列迭代优化方法,以TAC为目标函数对TC-PSD进行优化设计。结合TC-PSD工艺过程中塔的温位和热负荷分析,设计了三塔多效变压精馏(TC-ME-PSD)工艺。结果表明: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