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根据心理评价结果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治愈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方法 取2007年0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安胎的先兆临产患者200例,在入院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安胎治疗,护理力法以卧床休息为主,辅以安胎药物(如口服维生素E、叶酸等),肌肉注射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观察组则在常规安胎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评价分类、采取有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策及卫生宣教.通过观察两组安胎患者血β-HCG的定量测定及B超检查妊娠囊的形态、位置变化来动态了解治愈率的变化,并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6%,观察组的为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服务满意率对照组为82%,观察组为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评价及引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先兆流产患者的精神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糖应激性增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126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分血糖正常、血糖升高、血糖明显升高三组。回顾
2003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采用中指背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皮肤缺损32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较为满意。
文章首先阐述了构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策略,包括树立并贯彻落实“全实践”人才培养的理念;加强
文章首先阐述了移动微学习的内涵及其特点,然后分析了基于移动微学习的高校“公共政策学”教学实践,包括对政策问题的选择、对政策问题的分析、对“公共政策学”学习效果的评
目的 探讨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6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次研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38%.与未足月
针对目前采用电话拨号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所存在的实时性差等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目前环境监控系统常用的几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通信系统,此系统主要由监测子站、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等部分组成,采用GPRS无线网络和Internet网络为通道来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状态监控,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采用GPRS进行数据通信具有经济适用、永远在线、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