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乐的数学课堂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課标标准的实施,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数学学习应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情境的探索与渴望,数学课堂应充满情趣,成为孩子们享受快乐学习的课堂。我们在力求追求数学课的“数学味”的同时,也要适当创设课堂的情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课堂中,领略知识,享受快乐。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开端,诱发快乐
  课的开始,学生普遍存在着未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设计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为数学所感,为数学所动,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激发快乐意识。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的上课伊始,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条荒草杂生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高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我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我就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闸,使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数学”的境界,开发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原动力。
  二、活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感受快乐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参与程度一定是很高的,多媒体教学是我们的好帮手。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突破难点,发展思维,形成技能,并在这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来认识“大约几时”,我利用多媒体首先出示大头儿子手拿电影票在家等爸爸的画面,让小朋友说说电影什么时候开始?(3时),紧接着出示钟面,钟面上的分针、时针在慢慢地转动,大头儿子的表情变得很着急,问小朋友大头儿子为什么急呀?(3时不到一点点)再出示他们赶往电影院的画面,钟面上的分针、时针又在转动,最后出示大头儿子在电影院门口哭!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3时过了一点点)由此来小结认识“大约3时”,并渗透教育。在多媒体的巧用下,学生犹如在观看动画片,既突破了难点,又体会到学习数学是多么的轻松快乐。
  三、创设有效的“实践”情境,体验快乐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因此,数学中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把社会中的一些情景“请”到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看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情景中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完《11~20各数的认识》后,设计了下面的练习(小小放学回家的过程):①小小过马路时绿灯亮着,显示数字是12,让小朋友说说12表示什么?(我们能够通行的时间是12秒)紧接着绿灯闪动,带领学生倒着数到0,然后再显示红灯的20,再让学生说说20的意义。②来到车站等车,看到了车牌,引导学生题解不同的数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公交路线。③来到超市,看到了大米、水彩笔、颜料,引导学生认知不同的数还可以表示不同单价。④来到楼下,乘电梯。从电梯上的数知道楼房共有16层,课件点击一个数,让学生说说电梯有什么变化,在哪一层停下来。小小家住15层,让学生来点电梯。通过趣味活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电梯。
  四、营造愉悦的评价氛围,享受快乐
  没有尊重、信任和鼓励就诱发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课堂评价气氛,无疑可使所有学生都受到触动——我是学习的主人,我能行,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课中,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对折,再用阴影画出一部分,说出这是几分之几,又让他们贴在黑板上。孩子们折呀、画呀、贴呀。贴的时候个子小,够不着,我把孩子一个个抱起来让他们贴。每发现有孩子说出一个新分数,他都要夸奖一番:“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虽是一声很平常的赞语,但却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快乐的数学课堂是知识、生活、情感的交融,教师在快乐数学课堂中是主导者,学生是快乐数学课堂的主体。只有在快乐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更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努力让快乐在课堂中萌芽,与学生共享快乐的课堂。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让学生自己会学、乐学,从而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对待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积极地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性、广阔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一、创设氛围增强信心,让学生敢于提问  古有“不耻下问”的孔圉是后人学习的
教材的素材是精心挑选的,编排是科学的,构思是新颖的,设计是独特的,不能随意更改主要内容,对于细节性问题,教师要专心研读教材,内容是可以灵活呈现的,改动的、增加的、改编的内容要在集体备课上充分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来备好每一节课,从而才能上好每一堂课。下面我就从如下几方面来谈谈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  一、认真研读教材,不随意更改主要内容  教材已有的内容自成系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认真研究、
Rydberg原子具有极大的极化率和微波跃迁偶极矩,对外界电磁场非常敏感,可实现基于Rydberg原子的超宽频带射频电场的高分辨高灵敏测量.通过Rydberg原子的全光学无损的电磁感应透明探测手段,可以实现基于原子的快速免校准宽频带(0.01-1000 GHz)外电场的精密测量.对于频率大于1 GHz的微波场,由微波场耦合相邻Rydberg能级形成的Autler-Townes分裂进行测量;而对于频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我们设计的任务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有学习气氛,还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结合自身特点,学会合作,学会探索,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我们如何主动出击,巧设“餐饮式”的任务设计,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丰富可口的饭菜,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摘 要】 教学反思不仅满足“顾后”还应具有“前瞻”性。它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更新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自身职业道德。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前反思;重要性;途径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在十几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前的反思远比课后反思重要的多。  一、
教而有法,教无定法。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标新立异。或是导练结合,或是实验演示,或是注重参与,或是寓教于乐,殊途同归终是不离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培养思维能力的因素,以疑点为契机,让学生的思维在“质疑—说疑—释疑”中逐步发展深入。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些浅知拙见。  一、新旧知识过渡设计问题,引发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一节
浮力问题的核心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它的表述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就是F浮=G排液=p液gV排。其中的“排开的液体”该如何理解呢?  以下是一道关于浮力的题目。  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下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吹气,烧瓶将会( )  A、上浮,它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