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的“限车”措施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北京本地民怨沸腾,外省市也有意效仿,大城市的消费者一下子恐慌起来,担心有朝一日也要摇号买车;汽车企业和媒体则不免心生疑惑,中国还要不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如果要,又怎么理性处理日益严重的汽车与交通和环境的矛盾?
北京的“治堵”、“限购”措施出台的时机不好。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之后逐渐回升企稳向稳定增长的阶段,正需要仰仗汽车消费来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为期三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今年将到期,对汽车消费刺激最明显的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已经取消,补贴农民购车的汽车下乡政策也已经到期。汽车业界都在关注多项优惠政策取消后今年中国车市的走势,恰好在此关键时刻,北京市出台了“限车”措施。
该措施出台后,中央有关部门一直没有对此表态,直到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治理交通拥堵并不等同于对汽车工业的限制,也绝非各地出台治堵措施的初衷。国内各地可因地制宜、相互借鉴,学习国内国际的管理城市交通的经验,不断完善治堵办法。言外之意,需要揣摩一番。
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陈建国在一个行业会议上也发表了看法。他的表态更直白些,他说中国不能随意限制消费,比如说限制汽车消费。因为中国要发展经济,限制了汽车消费,汽车就不用造了,那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对于如何处理汽车和交通、环境的矛盾,他说要“鼓励消费者购车,鼓励消费者节省用车”,当前急需解决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问题。
坊间传说,北京市在出台“限车”措施前,并未与发改委产业司沟通。在措施出台前一周,有人问陈建国是否北京要限车,陈回答说“他们不敢”。不料一周后,北京就宣布了“限车”措施,让他很是尴尬。
此事说明了北京市出台的“限车”措施并未在各相关部门间取得一致,也许不同部门间还有很大的分歧。眼下,又到了“两会”期间,每年的“两会”都是中国人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也是讨论重大政策、统一认识的时刻。据了解,很多汽车界的委员、代表都将提出有关北京“限车”的提案议案,而且大多数不赞同北京市的做法,认为应该理性地处理汽车与社会的关系。
笔者建议,刚刚升任工信部部长的苗圩以及发改委、商务部等其他相关部委的官员应该对北京“限车”措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利用今年“两会”的机会,与各界代表委员进行充分的讨论,以达成共识,稳定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同时对于汽车产业与环境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系统的规划。
总体而言,笔者赞同陈建国提出的“鼓励消费者购车,鼓励消费者节省用车”的政策导向,因此,对于即将出台的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部重要的政策来说,都应该充分考虑北京“限车”措施对汽车产业带来的新挑战,在鼓励购买、限制使用的原则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规划。
北京的“治堵”、“限购”措施出台的时机不好。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之后逐渐回升企稳向稳定增长的阶段,正需要仰仗汽车消费来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为期三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今年将到期,对汽车消费刺激最明显的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已经取消,补贴农民购车的汽车下乡政策也已经到期。汽车业界都在关注多项优惠政策取消后今年中国车市的走势,恰好在此关键时刻,北京市出台了“限车”措施。
该措施出台后,中央有关部门一直没有对此表态,直到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治理交通拥堵并不等同于对汽车工业的限制,也绝非各地出台治堵措施的初衷。国内各地可因地制宜、相互借鉴,学习国内国际的管理城市交通的经验,不断完善治堵办法。言外之意,需要揣摩一番。
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陈建国在一个行业会议上也发表了看法。他的表态更直白些,他说中国不能随意限制消费,比如说限制汽车消费。因为中国要发展经济,限制了汽车消费,汽车就不用造了,那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对于如何处理汽车和交通、环境的矛盾,他说要“鼓励消费者购车,鼓励消费者节省用车”,当前急需解决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问题。
坊间传说,北京市在出台“限车”措施前,并未与发改委产业司沟通。在措施出台前一周,有人问陈建国是否北京要限车,陈回答说“他们不敢”。不料一周后,北京就宣布了“限车”措施,让他很是尴尬。
此事说明了北京市出台的“限车”措施并未在各相关部门间取得一致,也许不同部门间还有很大的分歧。眼下,又到了“两会”期间,每年的“两会”都是中国人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也是讨论重大政策、统一认识的时刻。据了解,很多汽车界的委员、代表都将提出有关北京“限车”的提案议案,而且大多数不赞同北京市的做法,认为应该理性地处理汽车与社会的关系。
笔者建议,刚刚升任工信部部长的苗圩以及发改委、商务部等其他相关部委的官员应该对北京“限车”措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利用今年“两会”的机会,与各界代表委员进行充分的讨论,以达成共识,稳定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同时对于汽车产业与环境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系统的规划。
总体而言,笔者赞同陈建国提出的“鼓励消费者购车,鼓励消费者节省用车”的政策导向,因此,对于即将出台的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部重要的政策来说,都应该充分考虑北京“限车”措施对汽车产业带来的新挑战,在鼓励购买、限制使用的原则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