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特点分析及相关问题调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sy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5岁及以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的临床表现、诱因、伴发疾病、家族史及生活质量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AR临床特点,为提高儿童AR患者的综合诊疗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48例15岁及以下确诊为AR的连续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及鼻腔检查,100分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症状调杳量表评价症状的严重程度,将所调查对象分为:学龄前儿童组(43例,年龄3.2~6.0岁)、学龄儿童组(105例,年龄6.1~14.8岁).根据VAS评分对单个样本各症状严重程度横向对比以减少主观因素即不同个体对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判断上的差异,然后对两组症状特点进行比较,应用SPSS 13.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

结果

学龄前儿童组患儿以鼻塞为最严重症状,其发生率(67.4%)高于学龄儿童组(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9.194,P<0.05);喷嚏、鼻痒两组间无明显差异(Х^2值分别为0.464、0.046,P值均>0.05);学龄儿童组以鼻涕为最严重症状,其发生率(58.1%)高于学龄前儿童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6.904,P<0.05);两组伴发眼部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086,P>0.05);伴发咳嗽症状发生率学龄前儿童组(69.8%)高于学龄儿童组(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277,P<0.05).分型分析表明学龄前儿童组以轻度间歇性AR为主,学龄儿童组以中-重度持续性AR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20.370、24.546,P值均<0.05).148例患儿中认为长期上呼吸道感染、家庭装修、气候、环境变化为AR诱因者分别为33例(22.3%),8例(5.4%),24例(16.2%),5例(3.4%),其他诱因7例(4.7%),无明显诱因者71例(48.0%);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史者17例(11.5%);因AR症状影响睡眠质量者98例(66.2%);因AR症状难以集中注意力者92例(62.2%).

结论

学龄前儿童与学龄儿童AR的临床表现特点不同.本研究获得了儿童AR伴发症状、诱因等临床资料,为提高儿童AR综合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供电的需求量也有所提升,需要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在这一环境下,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效率必须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够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提供用电保障。由于电力企业生产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安全生产管理是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需要对生产活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探讨了全
期刊
目的 探讨鼻腔吸入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y)对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鼻黏膜重塑模型.分为AR模型组(B组)、IFN-γ组(C组),每组10只大鼠,分别于第4~10周,每周2
患者 女,78岁,因渐进性鼻塞10余年于2009年1月入院.患者10年前自觉双侧鼻塞、流涕,无明显鼻出血、头痛及耳鸣,无发热.自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鼻塞呈渐进性加重,左侧著,间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伴轻度头痛,上呼吸道感染或劳累后明显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人院查体:外鼻宽大畸形,呈蛙状,左侧鼻腔内灰白色肿物,质软,表面附着少许胶冻样物,触之无明显出血,鼻中隔重度右偏,鼻腔内其他结构不可见,
摘要:随着各行各业生产经营活动节奏的加快,火电厂所承受的供电压力也越来越大。火电厂要实现经济利润一方面要增加产能另一方面要节约成本,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在电厂锅炉运行的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利用技术减少电厂锅炉运行中的资源浪费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电厂锅炉运行中节能降耗的意义及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电厂锅炉运行中的节能降耗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效
期刊
概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健康保健水平的提高,我国正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老年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1%;而预计204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增长到4亿多。老年性聋是世界第三大常见慢性疾病。2006年进行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中,
患者 男,24岁,因右侧鼻塞1年,反复右侧颜面及右眼肿胀2个月余于2008年12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持续性鼻塞,无喷嚏、流涕,未诊治;5个月前出现右眼眶周围发红,溢泪,仍未诊治;2个月前逐渐出现右侧颜面及右眼肿胀,按压局部无明显疼痛,视物清楚,眼球运动无障碍。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甲硝唑静脉点滴4d,无明显效果,曾行下眼睑睑缘切开并细菌培养,未得到阳性结果。
2011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研讨会。会议云集了国内顶尖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院士、专家、教授及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道共400余人。会议以专题讲座和圆桌会议的模式对耳科、鼻科、咽喉科及头颈外科4个亚专业的各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下面就会议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患者 女,50岁,因发热3d,加承伴精神异常半天于2010年1月入院。患者3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有鼻塞、右侧耳鸣、耳痛,自服药物治疗,症状无明姓改善。半天前患者耳鸣、耳痛加重,伴右耳出血,体温39.5℃,伴精神异常,思维混乱,认知障碍,不语,躁动,家属给予纱布填塞止血后,入我院急诊科。
摘要:合理的项目造价控制是配网项目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不同的优先次序和项目造价控制者的专业能力,造成造价计算方法存在偏差,计算方法的应用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了造价控制结果。本文通过对配网工程造价合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促进配网工程项目的建设。  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化  电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配网项目不仅要保证整个工程的质
期刊
目的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和非爆裂性复杂骨折的诊断与经鼻入路手术整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2009年经鼻入路手术治疗的41例眼眶骨折(爆裂性和非爆裂性复杂骨折分别有35例和6例)患者的诊断方法及手术疗效。患者主要表现为复视、眼球内陷及颌面部畸形等。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鼻内镜经鼻腔筛窦入路手术修补筛窦型,经鼻腔外侧壁入路修补上颌窦型,联合进路修复筛上颌窦型;鼻内镜与颅、颌面、鼻腔联合进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