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细颗粒物监测评价方法对比及启示

来源 :环境保护科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ly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研究中国、日本、美国以及欧盟各国PM_(2.5)的监测体系与评价方法,发现我国的PM_(2.5)监测网络已经初步成形,但监测点位的类型以及监测方式单一,监测站点的选址代表性不高,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站点缺乏,建议下一步应着重发展建模分析的监测方法来改进我国的细颗粒物监测评价方法,建立更严格的质控要求和覆盖面更广的监测网络,以期实现高效经济完善的细颗粒物监测体系。
其他文献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投加比例的硫酸亚铁和腐熟猪粪对铬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毒性Cr(Ⅵ)约27.0~30.5 mg/L的铬污染土壤,添加4%的FeSO4·7H2O
对2018年西安市春节的污染过程、污染来源、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对PM2.5的贡献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该污染过程的污染快速增长期,PM2.5、PM10、SO2和NO2浓度峰值
介绍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结构和功能,并以Xilinx公司XC9500系列CPLD及美国TI公司的TMS320F240为核心设计了开关磁阻电机(SRM)数字控制系统.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