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智固体春天 奋进开拓航天伟业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u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二所,是我国固体火箭推进剂专业研究所,以其在含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服务于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宇航型号研制及国民经济建设,先后为我国系列重点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绕月探测工程等提供了优良的技术和产品,涉及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工业及国民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军民结合、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综合性研究所。
  专注固体动力发展五十载
  固体推进剂是导弹、火箭的重要动力源,直接决定了导弹、火箭“飞多高、飞多快、飞多远”。四十二所始终坚持“领先时代、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专注研发,先后研制出聚硫、丁羧、丁羟、高能四代固体推进剂,形成了“中、高、低、特”系列化配方技术,参与了100多项国防装备、宇航型号研制,努力为我国国防型号、卫星和飞船提供能量更高、性能更优、实用性更强的固体动力技术。


  50年前,老一代四十二所人在“我们也要搞固体导弹”的感召下,舍弃城市繁华,忘却个人得失,义无反顾献身固体事业。从北京东山沟到四川泸州,从北上内蒙呼和浩特到南下湖北襄阳;从“中国固体第一芯”到《东方红》旋律响彻寰宇,再到巨浪一号、蛟龙出海,谱写了中国固体火箭事业自力更生、从无到有的壮丽凯歌。在固体动力行业中,“高能量”一直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也一直是四十二所人矢志追求的梦想。由于专门与“性情暴虐”的易燃易爆高能量“猛虎”打交道,四十二所人也被称为固体推进剂的“驯虎人”。从最初数以克计的高含能材料探索开始,一路“摸着老虎的屁股”走来,取得了重大突破。1980年代初,四十二所率先提出了高能推进剂的研制方向,并成立攻关组开始了相关工作,在国内首次合成了某关键原材料,进行了首发高能推进剂某尺寸发动机装药与地面试车,展现了优良性能和能量。而后,四十二所成为全国高能推进剂联合攻关组推进剂配方研制总体设计单位、攻关办公室挂靠单位,先后完成了多种尺寸发动机装药与地面试车。经过多年的高能攻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能量水平最高、综合性能最佳的高能固体推进剂的国家。高能攻关,直接推动了我国新一代战略导弹武器的更新换代,开创了固体事业新的春天,也带动了四十二所关键工艺设备研制、原材料合成、绝热层与衬层研制等一大批技术的创新,近十个项目获得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高能攻关还造就了一支科学严谨、胆大心细的技术队伍,培育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高能精神”。
  进入新世纪以来,四十二所积极适应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圆满完成了以国家高新工程为代表的各类型号研制任务,高能推进剂在系列战略、战术型号中得到应用;坚持以能量为主线,推进高能系列推进剂配方研制,探索更高能量推进剂,形成了“中、高、低、特”系列化的固体推进剂配方和完善的配套技术,使固体推进剂在更广阔领域更好满足了各类武器型号研制需求,具备了各类武器装备和宇航型号研制的支撑、服务和保障能力。
  助飞载人航天工程二十年
  从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神舟十号”飞天,四十二所先后承担了长征2F火箭逃逸系统发动机动力源、“神舟”系列飞船密封件、“神七”舱外航天服橡胶件、“天宫一号”舱体密封件、“玉兔”月球车防尘密封圈及“神九”航天员医监生化检测组件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涉及到火箭、飞船、空间实验室和航天员四大系统。
  逃逸系统是“长征2F”火箭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而设计的一个安全系统,四十二所参与了其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该发动机具有高速度、高可靠性的特点,一旦火箭在点火发射后最危险的120秒内出现故障,该发动机将点火工作,迅速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舱体带离危险区域。若火箭顺利升空,两分钟后发动机按正常指令点火工作,逃逸火箭完成飞船发射阶段的护航使命,自行与简体分离。自“神一”到“神十”,该逃逸火箭发动机均圆满完成任务。
  特种橡胶及热防护材料,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之一,四十二所瞄准我国空间飞行器的发展方向,开始了空间密封材料的探索研究,先后在“船、服、站、车”中大显身手。由于外太空环境复杂以及飞船舱体内环境的特殊要求,密封材料必须具有极低的挥发性且无毒、无污染,始终保持可靠的密封性能。四十二所先后为神舟飞船提供了近万件飞船密封件,一次性合格率均为100%。“神舟七号”“天宫一号”“神舟八号” “嫦娥三号”分别验证了特种橡胶密封件的可靠性。
  “天宫一号”为航天员们配备了一套医监生化检测系统,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太空医院”,对航天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实施“医学监护”。其中,四十二所承担研制的医监生化检测组件,是一套样本采集、预处理和进样检测的工具,主要是对航天员在轨飞行时的体液进行检测,对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其中的专用特殊材料在天空极端环境下无毒、通明、耐酸碱、耐高温,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以核心技术促军民融合发展
  近年来,四十二所大力推进航天技术在更广泛领域转化应用,推进了军民融合的转型发展,被国家科技部授予“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一是坚持以创新能力建设促军民融合发展,构建“产研结合、军民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整合分散在各个军品研究室的民品研发力量,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系统产品开发中心。聚焦安全技术与装备、高性能光电子薄膜材料等领域,积极推动各类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已经拥有一个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省级光电子薄膜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应急救生与安全防护、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构建航天技术应用产品的转发应用平台,成立了三个投资公司,形成了“军民良性互动、产研顺畅衔接”的军品融合发展渠道。各种光电子薄膜、气源等产品已成功用于军、民多个领域。“瑞司达”、“航鹏”两大品牌多项产品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火炬项目”;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成为国内自主品牌总成厂的最大供应商;气体发生剂供应于国际排名前四的汽车发生器厂家;建材保护膜占有市场龙头地位,产品远销海外并打入欧洲市场……
  二是注重航天技术咨询和服务。依托航天工业安全技术中心,申报成立了华中危险化学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使其具备了独立对外开展检验检测的服务能力和资质。成立了航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中心,专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咨询服务。推动原来专为军品科研服务的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国家实验室认证并最终获得国家资质认证,使其在安全技术、检验检测、理化分析等方面具备了更好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与襄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合作建设了“襄阳新材料公共技术平台”,包含了以新材料产品研发和合成技术为主的技术研发平台、以提供化工新材料理化性能检测服务的分析检测平台和以薄膜材料、精细化工、复合材料等中试放大服务为主的中试工艺平台。先后承办、策划了特种非金属材料推进会、襄阳新材料公共技术平台推介会等各类活动。
  科技铸就辉煌,创新开拓未来。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四十二所认真谋划“军民结合、产研衔接的航天研究所”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军品高效科研生产新体系建设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全力探索产研顺畅衔接、军民良性互动、又快又好发展的新模式。未来的四十二所,必将以强劲的技术实力,广泛的专业技术领域,不断扩大的产业规模,为航天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发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资源是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资源,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  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在市场经济中,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复杂市场形势,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创造财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的促进者、有效管理的组织者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第三阶段——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mction)过渡,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网络教学的特点使在网络环境下
以近年来活跃于人们口头甚至专业媒体的现场直播或书面报道中的体育新词汇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归纳为若干类别,分别说明它们的产生方式,并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其作出不同
中国航天,是拱卫国防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建筑领域,中国航天也一直保存和发展着一支生力军,请您介绍下建筑与航天的关系。  谁能离开建筑?人们自远古以来就需要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栖所。即使到了人类能上天、入地、下海的今天,建筑也是高科技离不开的基础设施,随着尖端产品研制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复杂,甚至引导了各类建筑中的一些部分向本学科的尖端迈进。在航天事业中,航天器在天上所遇到的环境,地上
进入冬季以来,为进一步强化学校及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监管,山东省邹城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工作方案,坚持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厨房亮灶等多措并举,不断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