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失范言论的刑法规制

来源 :政法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背景下规制网络失范言论需要刑法的积极应对.对网络失范言论的刑法规制应当首先在规范层面厘定刑法所禁止的失范言论与未禁止的失范言论,在现有的刑法体系中思考网络言论型犯罪的治理思路.在立法层面,对网络失范言论的规制需进一步扩宽治理范围,完善对虚假信息的规制样态,同时也需注重对网络空间言论寻衅滋事司法规则与立法规则的衔接;在司法层面,需坚持言论犯罪治理的谦抑性,注重言论犯罪认定标准的类型化,创新言论犯罪的办案机制.
其他文献
青年干警是检察队伍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有生储备,其能力素养对于检察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青年干警在工作中应持续积累办案经验、增强抗压能力、提高团队精神.实践中,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加强党建引领,以“品牌+”带动履职提能,推进从业荣誉制度化、实效化,分类开展心理建设,增进团队合作等方式,积极塑造有政治定力、有专业素能、有饱满激情、有担当精神、有系统思维的“五有型”青年干警,为基层检察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减刑、假释制度是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总体运行良好,但进入新时代,减刑、假释制度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罪犯考核计分不科学、违规计分、证明材料缺失、虚假立功,“批量提请、批量审查”导致实质化审理被虚化,检察监督被弱化.针对上述现实,按照类似于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程序建立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是合理的,具有正当性基础.如此,变革由检察机关行使减刑、假释提请权,避免因提请机关的多元而导致标准不统一,有利于深层次整治违规违法减刑、假释,这契合新时代的司法改革尤其是检察改革的趋势和潮流,倡导大胆尝试,适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