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中活性五环三萜酸组分富集及测定

来源 :中成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富集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叶活性五环三萜组分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明确枇杷叶中主要的五环三萜单体的抑制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活性,在此基础上,富集高HNE抑制活性的五环三萜组分,测定其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经HNE抑制活性测试,枇杷叶主要的五环三萜组分中蔷薇酸无显著HNE抑制活性,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均显示出较好的HNE抑制活性,IC50在13.30~31.29μmol/L范围内.通过提取纯化,从枇杷叶提取物中富集得到以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为主的总五环三萜酸组分,其中4种活性五环三萜含量达74%以上,形成的提取物IC50为4.412μg/mL,按照分子量为500计,相当于8.824μmol/L,优于三萜酸单体.结论 用于富集纯化枇杷叶中4种活性五环三萜组分的方法可行,五环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优化天芷金黄凝胶膏剂制备工艺.方法 以NP-700、甘羟铝、甘油、PVP-K90、DL-酒石酸、纯水、药液用量为影响因素,基质涂展性、外观均匀性、赋形性、皮肤追随性、反复揭贴性、固化时间、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均匀设计结合主成分分析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NP-700、甘羟铝、甘油、PVP-K90、DL-酒石酸、纯水、药液用量比例0.1078:0.0042:0.5339:0.1030:0.0022:0.0298:0.2191,综合评分为5.9284,所得凝胶膏剂外观色泽
目的 观察加味龟鹿二仙胶汤通过IL-7介导的JAK3/STAT5信号通路对肺癌耐药裸鼠化疗药敏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气阴两虚型肺癌耐药裸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不造模)、模型组(生理盐水)、顺铂组(顺铂)、中药组(加味龟鹿二仙胶汤)、联合组(加味龟鹿二仙胶汤+顺铂),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干预21 d.观察裸鼠一般情况,计算脾脏指数、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细胞,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7水平,RT-qPCR检测肿瘤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P-gp、MRP1)的表达,W
炆法为中国传统特色炮制方法,药物经炆制后,具有气味纯真、味厚不腻和滋补力胜等特点.根据炆法使用器具、辅料应用和火力火候等特点,在建昌帮中被命名为“炆法”,并一直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基于“炆”的来源及其普适应用,对炆的历史文化进行考证;基于建昌帮对炆法的释义、炆法使用的器具和加热用料,总结出炆法要点,严格按照炆法要点考证炆法,进行炆法的药用历史考证,考证了含炆法的古籍24部,发现炆法虽然在古籍中的表述大不相同,但在器具选择、是否含有液体、对火候和收汁方面有着大体一致的要求,且存在一定的演变特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