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十四五”时期的“数字基建”:概念框架、发展现状与推进举措

来源 :互联网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是继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再次强调“新基建”的重要性.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4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为“十四五”时期“新基建”指明了发展方向.从中央层面的政策布局不难发现,“新基建”的“新”字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上,其核心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数字基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到来,如何认识数字基础设施的概念框架,把握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一步明确“十四五”的建设路径并制定合理政策,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大量观察和研究表明,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成正比的。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学生的体育兴趣比较广泛但容易变化。受教师教学水平、学校体育传统和个人体育专长与体育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思政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时滞现象及策略做出分
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基础的获得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必将为其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与创造性劳动的智慧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因此,我们不能不在作文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了。  一、导读要求真  读是吸收内化,写是转化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懂真意,与作者创新思想对接;动真情,与作品创新思维对话;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