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拔两千多米、信号不好的大凉山美姑县拖木乡地莫教学点上,刘媛用青春见证了村子、学校和学生的巨大变化,她的身份也由最初的支教老师变为特岗教师,直至今日的正式教师。大学时,她曾和同学开玩笑地说:“我要把青春献给大山。”现在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她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大山里的青春也能有别样的精彩。
梦想成真
一直以来,刘媛都是一个对未来有明确目标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小时候,只要有人问到长大想当什么时,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想当老师。”中学时,受电视节目的影响,被山区的孩子们感动,她还曾一度幻想自己到山里去当老师。
2014年,梦想成真。大学毕业后刘媛来到了现在任教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拖木乡库合莫村地莫教学点。这里离县城虽然直线距离不远,但由于没有直达道路,需要从很远的地方绕道而行。刘媛记得,当时学校没有公办老师,都是支教老师。她的到来,让学生和家长们非常高兴,对她很是热情。在去往学校的路上,远远地就能清楚地听到孩子们在操场唱歌的声音。当终于见到学校的那一刻,刘媛内心百感交集。学校是一间黄黄的泥土房,前面插了根木棍当旗杆,国旗正迎风飘扬。学校还有三间小板房,作为老师的宿舍。就这样,刘媛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活。
雖然这曾是梦想中的职业,但现实与理想毕竟有很大差距。山上经常停电,没有水,风沙很大,冬天还特别冷……种种困难逐渐浇灭了刘媛的信心。第一学期结束,她就决定回去后不再来。可是,第二学期学校支教老师没招够,眼看学生即将面临没有老师教学、不能上课的境况,刘媛还是对自己“失言”了,重新回到学校。经过前一学期的磨合,刘媛和学生越来越熟,也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第二学期,她便考取了当地的特岗教师,还以第一名的成绩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支教的学校。
刘媛喜欢相对纯粹、简单的生活。在山上,精神上的享受可以弥补物质上的匮乏。她表示:“我就想在这里参与学生的成长,见证他们的进步,享受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就这样简单地教一辈子书。”
努力与坚守
刘媛任教学校所在的库合莫村,位于大凉山深处,这里的孩子们在支教老师来之前基本都是辍学在家放羊、放牛,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其他地方上过学。
刘媛到来后,和其他几个支教老师一起,把一百多名学生分成两个班进行教学。然而,当地是彝族,大家都说彝语,由于语言不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再加上学生基础较差,成绩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经过一代又一代支教老师的努力与坚守,学生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随之而来的是学习成绩的提升。刘媛所带的班考试成绩在乡里乃至片区都是名列前茅,还有不少学生的考试分数甚至超过美姑县城的学生。这样的进步对乡下的彝族孩子来说实属不易。
教学中,刘媛秉承简单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不给学生施加太多压力,让他们自己慢慢适应学习的节奏。班上一个女生刚开始时完全听不同普通话,连自己的名字都是画圈圈。刘媛给予她足够的关爱与鼓励,慢慢地,她从画圈圈到写一两个汉字,也开始主动跟老师交流。这样的变化让刘媛非常感动,“就像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在发芽长大一样。”她说。
和学生在一起,刘媛觉得自己更像他们的“朋友”或者“姐姐”。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刘媛还在生活上帮助学生,孩子们不愿意跟家里人说的话都会向刘媛倾诉。“他们在生活上也帮助我不少,是我的‘小老师’,”刘媛笑着说,“比如生火做饭之类的他们比我强多了,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更是我的‘开导大师’。”每当刘媛不开心或是在山里坚持不住的时候,孩子们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一束束鲜花、一袋袋土豆甚至一封封信,都能立马直击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使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前行的动力。
简单的幸福
老师们的尽职尽责,村民都看在眼里。由于学校的老师教得好,不少外乡外村的人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上学。刘媛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外乡外村过来的,其中有个学生家离学校单程要走两个小时,仍然坚持每天5点来上学,成绩还非常优异。父母希望孩子不那么累,想让他就在家附近上学,孩子却说:“想让我在家附近上学,除非那里的老师有我的老师教得好。”刘媛认为,这些都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孩子们的每一点变化刘媛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从一开始糟糕的卫生习惯,不洗脸不洗手,到现在在公益组织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变得一个个每天刷牙洗脸甚至开始臭美。孩子们的成长也带动了家长的进步,以前学生生病,家里人喜欢用迷信的方式“治疗”,导致病情加重。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逐渐增多,自己也知道生病应该及时去医院,还会告诉父母正确的做法。“现在村里人只要向别人提到我们学校都是一脸骄傲,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对孩子各方面的关心也越来越多。”刘媛说。
这些年来,刘媛也遭遇过很多质疑。不少人对她说:“乡村教师条件那么艰苦,你们不可能在那呆一辈子吧?总得想办法调回来呀。”每当这时,刘媛总是淡淡地说:“每个人追求的生活终极目标不就是让自己幸福快乐吗?我现在身边围绕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幸福快乐,我还要做什么改变呢?”在刘媛看来,把青春奉献给大山,大山也“回馈”给她想要的简单的幸福:“对我来说,有水、有电、有信号,身边有爱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一天。”
梦想成真
一直以来,刘媛都是一个对未来有明确目标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小时候,只要有人问到长大想当什么时,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想当老师。”中学时,受电视节目的影响,被山区的孩子们感动,她还曾一度幻想自己到山里去当老师。
2014年,梦想成真。大学毕业后刘媛来到了现在任教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拖木乡库合莫村地莫教学点。这里离县城虽然直线距离不远,但由于没有直达道路,需要从很远的地方绕道而行。刘媛记得,当时学校没有公办老师,都是支教老师。她的到来,让学生和家长们非常高兴,对她很是热情。在去往学校的路上,远远地就能清楚地听到孩子们在操场唱歌的声音。当终于见到学校的那一刻,刘媛内心百感交集。学校是一间黄黄的泥土房,前面插了根木棍当旗杆,国旗正迎风飘扬。学校还有三间小板房,作为老师的宿舍。就这样,刘媛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活。
雖然这曾是梦想中的职业,但现实与理想毕竟有很大差距。山上经常停电,没有水,风沙很大,冬天还特别冷……种种困难逐渐浇灭了刘媛的信心。第一学期结束,她就决定回去后不再来。可是,第二学期学校支教老师没招够,眼看学生即将面临没有老师教学、不能上课的境况,刘媛还是对自己“失言”了,重新回到学校。经过前一学期的磨合,刘媛和学生越来越熟,也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第二学期,她便考取了当地的特岗教师,还以第一名的成绩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支教的学校。
刘媛喜欢相对纯粹、简单的生活。在山上,精神上的享受可以弥补物质上的匮乏。她表示:“我就想在这里参与学生的成长,见证他们的进步,享受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就这样简单地教一辈子书。”
努力与坚守
刘媛任教学校所在的库合莫村,位于大凉山深处,这里的孩子们在支教老师来之前基本都是辍学在家放羊、放牛,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其他地方上过学。
刘媛到来后,和其他几个支教老师一起,把一百多名学生分成两个班进行教学。然而,当地是彝族,大家都说彝语,由于语言不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再加上学生基础较差,成绩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经过一代又一代支教老师的努力与坚守,学生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随之而来的是学习成绩的提升。刘媛所带的班考试成绩在乡里乃至片区都是名列前茅,还有不少学生的考试分数甚至超过美姑县城的学生。这样的进步对乡下的彝族孩子来说实属不易。
教学中,刘媛秉承简单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不给学生施加太多压力,让他们自己慢慢适应学习的节奏。班上一个女生刚开始时完全听不同普通话,连自己的名字都是画圈圈。刘媛给予她足够的关爱与鼓励,慢慢地,她从画圈圈到写一两个汉字,也开始主动跟老师交流。这样的变化让刘媛非常感动,“就像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在发芽长大一样。”她说。
和学生在一起,刘媛觉得自己更像他们的“朋友”或者“姐姐”。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刘媛还在生活上帮助学生,孩子们不愿意跟家里人说的话都会向刘媛倾诉。“他们在生活上也帮助我不少,是我的‘小老师’,”刘媛笑着说,“比如生火做饭之类的他们比我强多了,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更是我的‘开导大师’。”每当刘媛不开心或是在山里坚持不住的时候,孩子们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一束束鲜花、一袋袋土豆甚至一封封信,都能立马直击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使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前行的动力。
简单的幸福
老师们的尽职尽责,村民都看在眼里。由于学校的老师教得好,不少外乡外村的人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上学。刘媛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外乡外村过来的,其中有个学生家离学校单程要走两个小时,仍然坚持每天5点来上学,成绩还非常优异。父母希望孩子不那么累,想让他就在家附近上学,孩子却说:“想让我在家附近上学,除非那里的老师有我的老师教得好。”刘媛认为,这些都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孩子们的每一点变化刘媛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从一开始糟糕的卫生习惯,不洗脸不洗手,到现在在公益组织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变得一个个每天刷牙洗脸甚至开始臭美。孩子们的成长也带动了家长的进步,以前学生生病,家里人喜欢用迷信的方式“治疗”,导致病情加重。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逐渐增多,自己也知道生病应该及时去医院,还会告诉父母正确的做法。“现在村里人只要向别人提到我们学校都是一脸骄傲,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对孩子各方面的关心也越来越多。”刘媛说。
这些年来,刘媛也遭遇过很多质疑。不少人对她说:“乡村教师条件那么艰苦,你们不可能在那呆一辈子吧?总得想办法调回来呀。”每当这时,刘媛总是淡淡地说:“每个人追求的生活终极目标不就是让自己幸福快乐吗?我现在身边围绕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幸福快乐,我还要做什么改变呢?”在刘媛看来,把青春奉献给大山,大山也“回馈”给她想要的简单的幸福:“对我来说,有水、有电、有信号,身边有爱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