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高位截骨术适应证解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术式。胫骨内侧双平面开放截骨术和锁定钢板固定技术的应用,使HTO实现了精准化、微创化和标准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长期疗效,HTO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展。临床工作中需综合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内翻畸形及畸形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骨关节炎所处阶段,年龄和活跃程度需求,以及体重、性别、骨质情况、关节活动度等个体因素,为处于不同阶段的骨关节炎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累及辅助运动区且术后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累及辅助运动区且术后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唤醒麻醉手术,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和直接皮质电刺激技术分别确定肿瘤的解剖学范围和运动功能区的位置,进而切除肿瘤。术后第1天开始动态记录患者的
脊柱内固定技术是治疗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疾病合并脊柱不稳的基本技术之一。如果医生操作不当可致螺钉突破椎弓根或椎体皮质,进而造成附近脊髓、神经根、血管及重要脏器的损伤。随着精准微创外科技术的普及,手术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将通过文献复习,对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LEO Baby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21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共23个动脉瘤,其中5个位于前交通动脉,10个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2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3个位于M2段、3个位于大脑前动脉A3段;所有动脉瘤的颈体比均>1/2。其中,22个动脉瘤采用单纯LEO B
目的研究儿童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的基因突变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诊治的12例儿童NF2患者(儿童组)的临床资料。纳入同期治疗的20例成人NF2患者(成人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首发年龄、诊断年龄、诊断延迟时间、首发症状、NF2相关病变、NF2累及系统及手术干预次数等临床资料。对25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其余7例
目的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数据库构建脑胶质瘤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并在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验证,探讨该模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CGA数据库中668例脑胶质瘤患者(试验组)、CGGA数据库中619例脑胶质瘤患者(验证组)的临床资料及其胶质瘤组织RNA测序数据,同时选取5例来源于TCGA数据库的正常脑组织样本的RNA测序数据作为对照。筛选TCGA数
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最常见于四肢,原发于椎管内的滑膜肉瘤发生率极低,国内外罕见报道。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2例椎管内滑膜肉瘤患者,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后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椎管内滑膜肉瘤,患者的术前神经相关症状得到缓解,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
期刊
三叉神经痛(TN)是最严重的神经性疼痛之一,目前,对于难治性TN的外科治疗仍以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为主。然而对于特发性TN、继发于多发性硬化的TN及MVD后无效或复发的TN患者,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仍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外科治疗方法。本文从PSR的手术指征、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外侧髌股关节退变对膝关节内侧牛津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O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采用OUKA治疗的73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55例,年龄(68.6±7.5)岁(范围:53~89岁)。根据Ahlback分级系统对患者外侧髌股关节情况进行评估,Ahlback 0、Ⅰ级患者为未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普通外科医务人员除积极支援一线外,也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开通线上诊疗、合理把握延期手术及急诊手术指征等,做好专科疾病的诊治工作。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疾病复杂,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应保障患者的医疗需求。但疫情期间不能延续传统诊疗方案,需制定新的管理体系。本文根据国内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特征,结合自身经验,将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