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全国喉癌及下咽癌专题学术会议征稿通知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44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范围和要点及连续整块切除原则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至2006年北京肿瘤医院收治因外院手术范围不足,需再次手术的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男10例,女65例;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35.5岁。病例均为甲状腺原发灶和Ⅵ区淋巴结可疑肿瘤残留患者,采用连续整块切除的方法将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同侧带状肌+同侧Ⅵ区淋巴组织切除。结果再次术后病理证实,第一次术后有癌组
目的探讨嗓音障碍疾病嗓音障碍自我评估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766例嗓音障碍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评估,并对其中227例嗓音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各种嗓音疾病患者VH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值范围8.039—17.043,P值均为0.000)。不同嗓音疾病患者之问评分也有差异,量表总分自高而低依次为痉挛性发音障碍、声带麻痹
患者男,68岁。因右侧面神经麻痹、听力下降20年,右耳流血水、搏动性耳鸣半年,于2006年1月8日入院。查体见右鼻唇沟变浅,右侧额纹消失,右侧上下睑不能闭合,鼓腮漏气;右耳道内可见红色新生物,搏动,触之易出血。纯音测听示右耳各频率平均听阈(听力级)90dB以上。
目的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探讨钩突对正常鼻腔的气流走向、压力、流速、分布和对鼻窦气流交换的影响。方法在正常成人鼻窦CT扫描基础上,使用Fluent 6.1.22软件模拟出正常人鼻腔、鼻窦结构和切除钩突后的鼻腔、鼻窦结构,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分别计算切除钩突前后左侧鼻腔-鼻窦的气流流速、压力、分布和迹线。结果①切除钩突前后,气流在鼻腔主要通道的压力和分布没有变化:总鼻道和中鼻道气流量分别占鼻
气迷路(pneumolabyrinth)是指迷路中有气泡存在,即外淋巴的部分空间被气泡占据。气迷路比较罕见,在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但随着高分辨率、薄层CT的普及和虚拟成像技术的出现,气迷路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本文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气迷路的临床报道和相关动物试验研究,总结此病的病因、可能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 gene,CCND1)G870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患病风险性的关系,并探讨各基因型与鼻咽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测序方法对241例云南籍汉族鼻咽癌患者和272例云南籍汉族健康对照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基因型与鼻咽癌发病风险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CCND1 870A等位基因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与GG基因型相比,
随着我国耳科学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耳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理论、技术手段和诊断标准也随之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对耳科疾病特别是耳内科疾病的非手术治疗逐步成为目前耳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我国耳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进一步扩大耳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办的“全国耳科疾病诊断与非手术治疗专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