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教育意识的提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就职,这就导致了现阶段城镇的中小学校出现了较为突出的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我们陇西县城区所在学校更不例外。为此,如何提高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这类学校教师思考和探索的迫切现实题。
  大班额教学班,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指导,检查等都难以面面俱到。因此,把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分为若干个细小的单位——学习小组,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学习小组不能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要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合作,互助学习,管理有效的学习小单位。为此,我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互补型的学习小组,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小团体
  学习小组的成员搭配问题,是一个能否提高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教师须慎之又慎。首先是小组人数要适当,一般以6人为宜。其次,成员组成要合适。陇西县城区所在的实验小学、城关一小、城关二小、民族小学及我校,占80%的班级是这样组建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良好。由于我班有79人,所以我按每组6人分成了13个学习小组。我首先为每个小组挑选了一个学习优秀,有主见而又果断的,能起到小组核心作用的学生当小组长,然后其他成员按优、良、中、差几种不同学习程度,性格上形成互补来进行搭配,结果,这样的搭配成为了学习小组的最佳组合,成为了一个个有效的合作学习小团体。
  2.严格小组长学习管理制度,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陇西县城区所在的实验小学、城关一小、城关二小、民族小学及我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偏重小组长管理制度。由于我挑选的小组长本身是优秀者,所以他们都成为了学习小组的核心,成为了其他同学学习上的模范,同时,还成为了有一定威信的学习管理者。因此,我让小组长充分发挥作用,严格小组长管理制度。我让小组长每天负责督促全组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注意收集小组内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检查同学作业,及时向我汇报情况。同时,我还大胆交给小组长适当的任务,并对小组长的工作予以指导,帮助和支持。由于数学的练习量相对较大,加之学生人数太多,有时我一个人批改作业忙不过来,很累,所以部分作业的披阅,我也选择性地交给小组长或让小组长组织同学互相披阅订正,我只管收集情况就可以了。总之,我在学习小组内实行了这样的办法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了小组长的主观能动作用,结果,这样一个大班额的数学教学,教学效率特别高。
  3.建立学习小组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
  陇西县城区所在的实验小学、城关一小、城关二小、民族小学及我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普遍建立学习小组竞争激励机制,以学习小组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我根据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喜出风头的特点,加上小学数学练习便于设计竞赛的特点,大量设计了一些数学竞赛性活动和练习评比活动,让各学习小组进行竞争评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学习小组内建立“一帮一”,“优带差”的互助学习机制,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
  陇西县城区所在的实验小学、城关一小、城关二小、民族小学及我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性高的班级,大多数在学习小组内建立“一帮一”,“优带差”的互助学习机制。由于我在小组成员组成上考虑了优差搭配,这样便于学生的对应性学习帮助和学生间的相互督促学习,从而实现了小组学习的最大有效性。
  我们的大班额课堂教学,采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能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有效性,那么全班的合作学习有效性就一定能大大提高。
  5.以“表扬小组”为激励办法,大大提高大班额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大班额教学班,由于学生过多,而小学生的自制力又差,不少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太大的随意性,这样会让教师无法集中全部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将全体学生统一到你所设计的学习活动中去,甚至还会有少部学生反而影响课堂秩序,致使课堂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学有效性降低。陇西县城区所在的实验小学、城关一小、城关二小、民族小学及我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性高的班级,大多数实行以“表扬小组”为激励办法的教学措施。由于我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已成为常规方式,所以每当在这个时候,我都从正面表扬做得好的学习小组,再加上我能经常性这样激励做得好的学习小组,不但很好地提示了那些做得差的同学,还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培养了不要因为我个人影响整个学习小组的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强大力量,达到小组内人人都想做好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全班的大集中,大统一,进而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大班额环境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是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的,需要教学者付出艰辛的努力以求学生主体意识为核心,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来达到教学教育的目的!而终极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完成自身的发展。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力图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变“讲堂”为“学堂”。  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
期刊
作业如何批改才更有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书写评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书写评语是一种很有效的作业批阅方式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引用评语式评价手段,既可以充分的解释其错误,又能肯定其成绩。书写评语时,要使学生知道这个题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同时要指出答案中的优点。比如,比较聪明的学生答题经常不循常规,很简捷地得出结论,对这样的作业可写下肯定性的评语,如“解法新颖,思路
期刊
经过几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我深感:教师,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活”起来的主宰。“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因此,使思想品德
期刊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当今的学生一味追求时尚,很多对于传统美德已经淡漠,甚至无所谓,什么尊师敬长、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在他们看来是可笑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加强这
期刊
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吸取了前人学语文的有效方法,那就是抓住一个“读”字不放松。每当我接到一个班时,我就深情的告诉学生:学语文无捷径、有方法,那就是咬定“读”字不放松,书声琅琅出能力。真正的语文能力是从多读苦练中获得的。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兴趣才能形成习惯。一个好习惯,
期刊
打破文白界限,继承古典文学传统,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让语文课堂充满古典气息。  1.重视诵读美。汉语不仅是方块文字,更是一种音节文字。平上去入四声本身就具有一种节拍的跌宕回环之美,更不用说由一个个方块字组合起来的诗词句篇了。在过去,我们的先辈非常重视诵读这一块。早期的私塾教育所用的普及读本,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无不对仗工整,音律和谐,气韵流动,凝炼精粹
期刊
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为学生创造和谐、生动、宽松、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风范和班主任工作息息相关。班主任要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合作者和服务者,就需要用心去探索德育工作。我想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我觉得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处处以身
期刊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偏重学术性知识传授的分学科课程体系向体现科学、技术与生活广泛联系的综合性课程体系转化,这也是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中学生物教学应适应现代新的教育模式,这将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一、中学生物教学应适应新型教育模式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意识和科学品质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因此,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必须了解生物科技的最
期刊
语文教师惟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百变风格,树立自我个性的讲台形象,才会赢得学生信赖,获得真诚崇拜、博得满堂喝彩!方能对学生进行学高为师的引领,身正为范的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文本的作品风格、内容体裁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而课堂的模式构建、思路设计有着具体而论的差别。因此,教师的教学风格需因文而异、灵活转变:  首具:深厚的文人气韵  在语文教学领域,文言
期刊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时代环境变了,人们的语言习惯变了,一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变了。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困难。加上现在的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他们除了学习文言课文,平时很少接触文言文,学完了容易忘记。所以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的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具体表现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少;提出质疑,自己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