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如何讲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授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概括和提炼,使学生既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能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历史.概括地说,要讲清楚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怎样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的;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是如何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的;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是怎样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的.通过这三方面的讲授,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其他文献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題,也没有普遍性,中等收入陷阱跟中国没什么关系  当前,我们的经济结构需要继续调整。但是,很多过去遗留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为什么现在如此强调要反对单纯以速度、数量为标志的增长方式,因为这是传统的增长方式。在曾经的一个时期,我们认为数量和速度是重要的,走传统发展的路子。这一定得改,现在进行的结构性改革,就包含了补短板、降成本、去产能等等问题,主要是着重在改革。  改革重在转变发
一、教学说明rn1.教学目标rn知识目标:rn(1)认识立志当高远的指向报效祖国;rn(2)阐明立志做大事的要义——为民办事;rn(3)把握立志要躬行的关键——永久奋斗.rn能力与情感目
期刊
摘要: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紧扣素质教育教学的脉搏,在数学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情感爱好、能力素质、努力程度,洞悉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数学学情,改进传统“同一要求、统一内容,同一教法、统一进程”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感知差异,按需而导,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全面提高。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