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卷不走的雄心
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露丝在西部大草原一所教会的晚餐会上,遇到一名达科他州的农夫。晚餐会上,她坐在那位农夫的对面,很自然地同他聊了起来。他口齿并不伶俐,显然很不习惯应酬。露丝想着不知他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她这样问道:“今年的收成还好吗?”
“不好。事实上没有多少收获,我还算有一成的收成,我哥哥则完全没有。”
露丝惊讶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是龙卷风作的孽。在十分钟之内把一切都卷走了。”说完,他就沉默了。
“你怎么面对那么严重的状态呢?”
“你是问我怎么办吗?”他默默地想了一下说,“我只是努力忘记而已。”
这个人多年来和大自然共同生活,和风、热、冷以及龙卷风共同生活,有过丰收,也碰到过歉收。他的工作就是守望着给我们提供一切的地球,将龙卷风突然造成的灾害,视为人生的一个事实而平静地接受下来。他并没有想“要是那样的话”,也不哀怨哭泣,而是决心下一次要获得更好的收获。不论在何种情形下,他都会再站起来,继续前进,重新建造。正因为有强大的雄心,因而能积极面对一切困难。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善最后会超过恶。有一天,终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会将困难克服。
“如果”“做不到”“不可能”……这些消极的语言,一起向自己冲过来时,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以“下一次”“可能”等积极的语言来迎击。这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往往困难重重。可是,只要你不屈不挠地努力,积极思考,怀有信念,最后你一定能获得胜利,而且是巨大的胜利。还要学会如何做到达观,懂得看起来受到破坏的东西,还有其创造性的一面。而那样的一面,是由当初以为一切都被破坏的某种事件作为契机,真正归你所有的。事情进行不顺利时,最后还是有可能会有好的结果。因此,当希望、梦想或目标被打碎时,就要在那残骸中仔细寻找,在看来已粉碎的残骸中,也许能找到最好的机会之苗。
(赵尚云)
摘苹果的故事
一家公司想招聘营销部经理,招聘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来面试,最后有三个人进入了由公司老总亲自主持的最后一轮考试。考试那天,老总开车把三位年轻人拉到一座果园里,他没有给他们出难题,而是指着三棵高大的苹果树说:“你们每人一棵树,看谁摘的苹果最多,谁就能成为本公司营销部经理。”
老总刚说完,三个人马上行动。第一个人身高臂长,站在树下,上下左右开弓,不一会儿就摘了很多苹果。第二个人身材灵巧,就像猴子一样爬上树,闪展腾挪,眨眼间,也摘了不少苹果。第三个人生得又矮又胖,尽管他很着急,但摘的苹果显然落后于其他二人。
第三个人大脑急速地转动:“要是有架梯子就好了,可哪有梯子呢?果园门卫大爷那儿会不会有?”想到这儿,他立即跑到门卫室,诚恳地向门卫大爷说明情况。刚才老总领他们进来时,只有第三个热情地和大爷打过招呼,大爷显然对他的印象很好。他领着第三个人来到门卫室后面,果然有架铝合金梯子摆在那里。他谢过大爷后,搬着梯子跑回果园。有了梯子,他变得游刃有余,摘起果子来随心所欲。
这时,第一、第二个人都遇到了难题。第一个人虽然生得高大,却怎么也够不到高处的累累硕果。第二个人虽然身手敏捷,却不敢爬到细枝上去摘。这时他俩也想到了用梯子,可跑出去找了一圈,谁也没找到梯子的影子。
等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老总对他们说:“不用再比了,我宣布:第三个人被聘为营销部经理。虽然高大第三人比不过第一个人,灵巧比不过第二个人,但他面对困难时,能迅速地找到解决办法,打开局面,这是一个营销部经理最可贵的素质。”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当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仍无法解决问题时,别忘了好好利用自身以外的资源,它往往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张志林)
行动比知识重要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一同去上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識重要。
学过的知识如果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学到一个好知识,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他不必“懂”太多,就可以帮助自己,并帮助很多人。
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
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们习惯去外面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找力量,结果忘记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你把你认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陈明珍)
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露丝在西部大草原一所教会的晚餐会上,遇到一名达科他州的农夫。晚餐会上,她坐在那位农夫的对面,很自然地同他聊了起来。他口齿并不伶俐,显然很不习惯应酬。露丝想着不知他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她这样问道:“今年的收成还好吗?”
“不好。事实上没有多少收获,我还算有一成的收成,我哥哥则完全没有。”
露丝惊讶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是龙卷风作的孽。在十分钟之内把一切都卷走了。”说完,他就沉默了。
“你怎么面对那么严重的状态呢?”
“你是问我怎么办吗?”他默默地想了一下说,“我只是努力忘记而已。”
这个人多年来和大自然共同生活,和风、热、冷以及龙卷风共同生活,有过丰收,也碰到过歉收。他的工作就是守望着给我们提供一切的地球,将龙卷风突然造成的灾害,视为人生的一个事实而平静地接受下来。他并没有想“要是那样的话”,也不哀怨哭泣,而是决心下一次要获得更好的收获。不论在何种情形下,他都会再站起来,继续前进,重新建造。正因为有强大的雄心,因而能积极面对一切困难。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善最后会超过恶。有一天,终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会将困难克服。
“如果”“做不到”“不可能”……这些消极的语言,一起向自己冲过来时,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以“下一次”“可能”等积极的语言来迎击。这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往往困难重重。可是,只要你不屈不挠地努力,积极思考,怀有信念,最后你一定能获得胜利,而且是巨大的胜利。还要学会如何做到达观,懂得看起来受到破坏的东西,还有其创造性的一面。而那样的一面,是由当初以为一切都被破坏的某种事件作为契机,真正归你所有的。事情进行不顺利时,最后还是有可能会有好的结果。因此,当希望、梦想或目标被打碎时,就要在那残骸中仔细寻找,在看来已粉碎的残骸中,也许能找到最好的机会之苗。
(赵尚云)
摘苹果的故事
一家公司想招聘营销部经理,招聘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来面试,最后有三个人进入了由公司老总亲自主持的最后一轮考试。考试那天,老总开车把三位年轻人拉到一座果园里,他没有给他们出难题,而是指着三棵高大的苹果树说:“你们每人一棵树,看谁摘的苹果最多,谁就能成为本公司营销部经理。”
老总刚说完,三个人马上行动。第一个人身高臂长,站在树下,上下左右开弓,不一会儿就摘了很多苹果。第二个人身材灵巧,就像猴子一样爬上树,闪展腾挪,眨眼间,也摘了不少苹果。第三个人生得又矮又胖,尽管他很着急,但摘的苹果显然落后于其他二人。
第三个人大脑急速地转动:“要是有架梯子就好了,可哪有梯子呢?果园门卫大爷那儿会不会有?”想到这儿,他立即跑到门卫室,诚恳地向门卫大爷说明情况。刚才老总领他们进来时,只有第三个热情地和大爷打过招呼,大爷显然对他的印象很好。他领着第三个人来到门卫室后面,果然有架铝合金梯子摆在那里。他谢过大爷后,搬着梯子跑回果园。有了梯子,他变得游刃有余,摘起果子来随心所欲。
这时,第一、第二个人都遇到了难题。第一个人虽然生得高大,却怎么也够不到高处的累累硕果。第二个人虽然身手敏捷,却不敢爬到细枝上去摘。这时他俩也想到了用梯子,可跑出去找了一圈,谁也没找到梯子的影子。
等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老总对他们说:“不用再比了,我宣布:第三个人被聘为营销部经理。虽然高大第三人比不过第一个人,灵巧比不过第二个人,但他面对困难时,能迅速地找到解决办法,打开局面,这是一个营销部经理最可贵的素质。”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当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仍无法解决问题时,别忘了好好利用自身以外的资源,它往往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张志林)
行动比知识重要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一同去上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識重要。
学过的知识如果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学到一个好知识,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他不必“懂”太多,就可以帮助自己,并帮助很多人。
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
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们习惯去外面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找力量,结果忘记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你把你认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陈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