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ship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物理学的有些知识不是一定要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的,而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由新课程理念出发,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和课改理论学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和做法进行一些反思,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主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在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由此新课程理念出发,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和课改理论学习,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从事认识,学习,实践,形成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的有利保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现代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利于采用计算机系统来对教学过程加以控制和优化,使整个教学流程更加合理并充满吸引力,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力的合成实验中,先播放两台大吊车同时吊起一个大集装箱的图片和大桥斜拉钢索的图片,能引起学生思考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往往不止一个,那么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时候,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怎么计算呢?同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多种类型的力的合成图示,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每个人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方面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实验、录像、多媒体等形式辅助教学。比如,在教学“超重和失重”时,我用一个弹簧秤,悬挂一个5牛顿的钩码,先让学生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回答出弹簧秤的示数,然后让学生观察當弹簧被加速提起时弹簧的示数,并且与重力的大小比较;由此引出超重的概念;而当让一个同学站在称量体重的磅秤上迅速下蹲时,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磅秤上的示数变化并与学生静止时磅秤的示数比较,由此引出失重的概念。当引出概念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而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和试图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做出理论分析的欲望和动机,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从而在轻松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就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启迪学生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落脚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例如“电场”的教学中,我将收音机调好频道,接收到清晰的节目,放在讲台上.当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听的时候,请学生上来把一金属网兜罩在收音机上,马上清晰的节目声音变成”沙沙”的。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空间中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存在,我们把它叫做场。学生亲身感受到了场的存在.从而引导学生探索哪里存在场?它有什么特性?这样,学生在积极的学习动机之下,主体意识将逐步得到培养。同时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当然,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几次精心的教学设计与活动就能完成,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逐渐培养。为此,教师更要在日常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练习题经过教师提炼,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 、竖直分量大小与时间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通过类似的习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严谨地设计多种方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学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鉴于物理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投入自主学习之中。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它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出物理知识,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以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目的。例如,静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因此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的理解。为此在讲授静摩擦力时我设计了如下小实验:把一只牛皮纸信封夹在一本不厚的书中,尽量使信封靠近书装订的一边。用手提信封就能将书提起来并能使之升高。与同学一起分析在书本升高的过程中书本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很容易得出信封对书本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提供了动力。这个实验很简单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利斌.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1(22).
  [2]朱慕菊.走新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房健雄.让教学生活化[J].广东教育,2004(02).
  [4]谢友明.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3(02).
  [5]张宪魁,王欣.物理学方法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深水砂桩工艺是利用砂桩与淤泥质土进行置换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本工程中通过砂桩施工对人工护岸地基基础进行加固,提高了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的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数字地图生产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数据库的标准化矢量数字地图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数字化地图的生产趋势,进而分析了当前数据库建库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面向数据库建库标准组织数据生产的流程,最后给出了实施标准化数据生产的意义,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为一种全新的PON技术,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致力于提供全业务服务,已经成为宽带接入网中极具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解决方案。本文详细探讨了无源光接入网以及GPON的技术发展,
目的探讨并反思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急诊夹闭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22例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血泡样动脉瘤,观察动脉瘤影像特征、各种治疗尝试以及预
本文阐述的是对采集到得大量密集的数据如何进行信号处理,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实现技术手段进行了概述,建立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框架。重点研究了信号波形的恢复与显示技
【中图分类号】 G62.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科学课程要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即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基于此,我认为联系生活,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