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日记之二:由“教三招”到“设三问”

来源 :天津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初,我在海口市第七中学听课。语文学科的赵燕贻老师准备了一节作文训练课:人物动作描写。赵老师准备的PPT上写着:教你三招——人物动作描写的技巧。技巧之一是细化动作,即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然后又举了一些例句,说明细化动作的好处。我看了她的教学设计,建议她由“教三招”变成“设三问”。不直接给学生讲三个技巧,而是提供一些对比的材料,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三个技巧。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最枯燥乏味的科目。"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似乎成了思想政治课应试教育的一道风景线,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功能均难以
目前,教学模式建构以教育发展的转型为背景,再次成为教学研究的关注点.而且基于信息技术应用,我们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引进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课程、新课堂形式.这种教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语文教学则可以称作小学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道德品格等的主要途径。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尤其是作文教学这一方面。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彻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课
运用注意规律去组织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两类不同注意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本文对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概
摘要 教学设计并非孤立的教育活动,它具有社会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教学设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演变阶段。从农业社会“经验性”的教学设计观,到工业社会“结构性”的教学设计观,再到后工业社会“建构性”的教学设计观,社会变迁的历史在教育教学中折射出的正是教学设计变化的光谱。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观 社会变迁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按照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