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再遇翻转课堂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我校结合自身的工作任务和省学科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在校外公开课活动周开展课堂观察和翻转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笔者担任初一年级英语的翻转课堂的教学任务,课题是Unit 2 –Where’s my schoolbag。相比一年前初遇翻转课堂的彷徨、纠结、困惑,这次对于如何上好翻转课堂课,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1. 关于微视频制作
  微视频是学生课前学习的内容之一,旨在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语言,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讲解、梳理清楚,让学生明白课程所学内容。前面上翻转课堂实验课,因种种原因,都没成功录制微课,用预习PPT代替。因本节课内容较深较难,决定要克服种种困难录制微课。经过制作微课课件,编撰微课讲义,电脑录课,终于成功。10分钟的微课,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较为轻松地了解了课程内容,学生反映是积极肯定的,效果比预习课件好很多。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预先整合、设计好课程内容,熟悉录频软件的操作,还能用清晰流畅或风趣幽默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讲解清楚,录课时语言不能重复、卡壳或停顿太久,否则又得重头开始,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2. 关于课前任务单的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主要重点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解读物品所在的具体位置。例如,在上面,在对面等怎么正确地用英语表达,通过这一话题的练习,有效地培养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问答的方式询问物品的地点,从问答的练习中获取到一些我们常见的家居物品和学习用品的单词,以及方位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等的用法;分清楚in和on具体怎么使用,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本单元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并掌握Where问句的问答,并用方位介词来回答一般疑问句;本单元的学习任务还包括名词单复数及人称代词they,通过以上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干净、整洁、合理摆放物品的好习惯。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对于本课的课前学习任务,大约安排了约1小时的任务,包括看微视频,阅读教材和关于本节课的知识点,Section A中1a, 1b, 1c起到的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复习之前所学的方位介词的同时引出了我们这节课的新目标,学习了物品和学习用品单词以及on和in的区别,Section B中就侧重到一般疑问句where的用法了,应用到Section A的方位介词,就可以完整地解决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我们再利用self check进一步强化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样的课前任务既有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整合,也有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能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从而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的任务奠定基础。
  3. 关于教学整体性与学生问题的整合
  传统课堂,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和教材逻辑顺序展开教学,所以,教学的整体性较强。而翻转课堂是基于学生问题的教学,教学从学生的问题入手,不一定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逻辑展开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是五花八门,非常零散的。对于这一问题,我发现学生的问题虽然分散,但却是可以归类。然后,把学生的问题筛选出来,把相关问题融入、整合到相关的内容进行探究和学习。经过这样的处理,课堂教学既灵活又不分散,课堂教学整体性得以凸显。
  4. 关于课中教学的拓展和提升
  翻转课堂,学生已较为充分地课前学习,基础知识也已掌握。课堂教学主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对于学生而言,翻转课堂能够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查漏补缺,不同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得到强化,翻转课堂是对传统学习的补充。不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现在的初中生都自我为中心,而翻转课堂主要是建立学习小组,用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自我和同伴的学习效果,从侧面也培养了他们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完成共同目标的意识。卢梭在成名名著《爱弥儿》中曾经说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张伯岑也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当教师把精力用到翻转课堂中,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建立亲密的关系,教师制作视频就是与学生建立一种社交关系,教师用心制作视频,自然也会换得学生认真努力的去学习视频中的内容。因此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加自然,更加地注重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因此,翻转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并不是最终目标,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努力地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收集整理辽阳县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多因素加权模型得到辽宁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全球资源的供需格局,矿产资源的安全问题凸显,已成为政府、学界关注及研究的重大的资源安全与战略问题。从国外重要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中选取了与矿产资源安全
遥感监测尾矿是矿山调查和监管的科学方法,也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内容。研究了铁尾矿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和光谱特征,建立铁尾矿遥感信息的提取技术流程。利用尾矿光谱特征与纹理
容延网络中基于历史的路由协议大多利用粗粒度相遇信息对消息进行转发决策。然而,这些粗粒度信息无法准确描述网络节点间的接触模式,转发决策的准确性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
针对常规气井产量预测中因忽略气井工艺措施等其它因素影响而将其处理为干扰异常点,造成与气藏排水采气的开发策略不一致的技术难题,结合GM(1,1)模型与灾变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嵌
基于宗地代码编制规则对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编码方法进行探索,是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深入开展、实现土地管理信息集成整合的关键。宗地统一编码以行政区划为基准,包含了空间要素分层、以地块为索引进行信息整合的思想。基于此,分析了土地业务全要素管理的内涵,对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的编码方法,并在土地全要素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进行了工程实践,实现了单一业务地块与审批流程的横向
以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采用综合分级评价模型,构建了河北省武安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三方面对武安市生
日客流量的准确预测能为景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日客流量不光呈现出强非线性特征,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整年度的日客流量数据跳跃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格局与驱动力研究是揭示全球与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模型方法,分析土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将此融入课堂之中。解决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学中教师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并且能够促进每个学生进步。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所有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能稳定进步,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分层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  1.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因材施教理论  分层教学第一个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