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AF)作为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已经得到确认.但在卒中预防实践中,如何正确选择AF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哪些AF患者适用抗凝治疗,哪种抗凝强度更加合理,以及如何权衡长期抗凝治疗的风险和效益,均存在一定的争论.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对患者进行全程、个体化的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
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是携氧球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于神经细胞中,与脑内氧供应密切相关.脑缺血缺氧能诱导Ngb高表达,并作为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保护
血管神经素是一类既作用于血管系统,又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同时调节二者生长发育的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神经素的典型代表,不但能调节血管生长、血管发生、
TWEAK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的新成员,TWEAK与其受体Fn14结合后可引起广泛的生物学活性.TWEAK-Fn14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了细胞凋亡、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节、炎症反应
护士在配制化疗药时,若不注意加强化疗防护,就不可避免地会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受到化疗药微粒的危害,导致脱发、月经异常、白细胞下降、腹泻等职业危害.为有效避免或减少化疗护士的职业危害,探讨化疗药物对临床护士的危害,以及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对策,使化疗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并引起广大护理人员及管理者的重视,现对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祖国医学认为疾病需"三分治七分养".这里的治是治疗之意,养是养护、调养、护理之意.随着近年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医疗支付能力的提高,医疗行为中的三分治畸形膨胀,被过度治疗所取代,而七分养却被严重漠视,逐渐走向缺失.本文拟就此作些不成熟的探讨.  1 概念  1.1 过度治疗的概念美国文森特·帕里罗等社会学家对过度治疗概念的认定是:由于医疗机构对人们生命采取了过多的控制和杜会变得更多地依赖于医疗保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