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描述国际标准翻译的重要性,及标准化工作者、翻译者在翻译国际标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提高翻译国际标准水准提供借鉴。
【关键词】 翻译 国际标准 原则
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反映了国际上已经普遍达到的、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是沟通国际经济合作的桥梁,也是保证国际贸易公平竞争、维护国际市场正常秩序的基本要求和准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标准已被推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技术依据。
随着国内标准化的实施与推广,标准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作用日趋凸显,一场标准化管理的大变革也悄然走进。而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好地能读懂和准确翻译现有的高技术指标的国际标准,是标准化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着重介绍了准确翻译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
1 了解国际标准的文本特点
国际标准文本的内容是以科技、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从文体上说应属于科技文体。标准是由一定组织正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形式上又具有公文的特点。一句话,标准是一种规范化的纯信息文本,属于科技文本范畴,根据此特点来选择翻译用词。国际标准使用的是现代规范英语,在用词、句法、语法及语义上具有科技文献和公文的特点。国际标准有一定的权威性,被很多国家采用和借鉴使用,用词正式规范。不管哪国的标准,都不能使用俚语、俗语。国际标准涉及各行各业,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使用的词是其概念意义。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指导操作等,无须使用修饰吸引读者,禁用修辞手法。译时基本上依照下面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意,传达信息准确;二是文从字顺,译文风格贴近原文风格。
2 正确选择用词
不同的译者对词义的理解不同,从事国际标准翻译的不仅有英语专业翻译家,也有标准化领域内的专家,所以翻译时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翻译功底外,还要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行业领域内的语言词汇,这样翻译出来的标准才能被认可和理解。一词多义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国际标准内容涉及多个专业,有大量的专业领域技术术语,而科技专业词汇来源又多样,因此选择准确的中文词义对信息的准确表达非常重要。词义的选则可采用以下方法:结合语境即上下文联系来判断词义;依据我国现有对标准类文本的用语要求;根据行业内已经约定俗称的用语习惯。
3 根据实际适当增补和删减信息以及重组
在标准翻译中,最终选词成句时,需要用增补和删减的方法做适当调整。增补,指在译文中增加了原文中没有的词,目的是为了准确地通顺句子表达原文信息;删减,指在译文中删除一些多余词汇,如一些反复提到,使译文在语言和行文上符合阅读习惯及标准简练严谨的要求。至于语句重组更是必不可少地保证翻译质量的方法。英语中长句和复杂句比较多,有时按原文顺序翻译,意思尽管清楚,但不符合标准文本的要求,这就需要译者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精简句式,组成简单直接的语句。重组,指在英语长句的翻译过程中,按照汉语的叙事论理习惯重新排列组合句子或语段,使译句基本上脱离原句的层次和结构安排【1】。所以在国际标准翻译中,增补、删减和重组都是常用的翻译手段。只有在了解文本特点的基础上正确选词并且合理地运用这些翻译手段,才能翻译出一份合格的标准。
4 结束语
以上几个原则是翻译好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只要严格遵循就能使译文质量有所保证。在确保意义准确、传达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应尽可能与原文风格一致,比如在结构、格式、表格和图片等,以体现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如果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我国国家标准的时候,那么遵循的原则就需要更加细致化,应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规定做出调整。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会停止,科技进步的脚步不会停歇,国际标准的推新将纷繁复杂,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做到遵循标准的文本特点,结合专业领域知识正确掌握词义,根据自身思维特点及语言习惯,通过合理的翻译手段翻译文本,使之在实践活动中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关键词】 翻译 国际标准 原则
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反映了国际上已经普遍达到的、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是沟通国际经济合作的桥梁,也是保证国际贸易公平竞争、维护国际市场正常秩序的基本要求和准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标准已被推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技术依据。
随着国内标准化的实施与推广,标准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作用日趋凸显,一场标准化管理的大变革也悄然走进。而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好地能读懂和准确翻译现有的高技术指标的国际标准,是标准化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着重介绍了准确翻译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
1 了解国际标准的文本特点
国际标准文本的内容是以科技、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从文体上说应属于科技文体。标准是由一定组织正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形式上又具有公文的特点。一句话,标准是一种规范化的纯信息文本,属于科技文本范畴,根据此特点来选择翻译用词。国际标准使用的是现代规范英语,在用词、句法、语法及语义上具有科技文献和公文的特点。国际标准有一定的权威性,被很多国家采用和借鉴使用,用词正式规范。不管哪国的标准,都不能使用俚语、俗语。国际标准涉及各行各业,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使用的词是其概念意义。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指导操作等,无须使用修饰吸引读者,禁用修辞手法。译时基本上依照下面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意,传达信息准确;二是文从字顺,译文风格贴近原文风格。
2 正确选择用词
不同的译者对词义的理解不同,从事国际标准翻译的不仅有英语专业翻译家,也有标准化领域内的专家,所以翻译时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翻译功底外,还要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行业领域内的语言词汇,这样翻译出来的标准才能被认可和理解。一词多义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国际标准内容涉及多个专业,有大量的专业领域技术术语,而科技专业词汇来源又多样,因此选择准确的中文词义对信息的准确表达非常重要。词义的选则可采用以下方法:结合语境即上下文联系来判断词义;依据我国现有对标准类文本的用语要求;根据行业内已经约定俗称的用语习惯。
3 根据实际适当增补和删减信息以及重组
在标准翻译中,最终选词成句时,需要用增补和删减的方法做适当调整。增补,指在译文中增加了原文中没有的词,目的是为了准确地通顺句子表达原文信息;删减,指在译文中删除一些多余词汇,如一些反复提到,使译文在语言和行文上符合阅读习惯及标准简练严谨的要求。至于语句重组更是必不可少地保证翻译质量的方法。英语中长句和复杂句比较多,有时按原文顺序翻译,意思尽管清楚,但不符合标准文本的要求,这就需要译者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精简句式,组成简单直接的语句。重组,指在英语长句的翻译过程中,按照汉语的叙事论理习惯重新排列组合句子或语段,使译句基本上脱离原句的层次和结构安排【1】。所以在国际标准翻译中,增补、删减和重组都是常用的翻译手段。只有在了解文本特点的基础上正确选词并且合理地运用这些翻译手段,才能翻译出一份合格的标准。
4 结束语
以上几个原则是翻译好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只要严格遵循就能使译文质量有所保证。在确保意义准确、传达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应尽可能与原文风格一致,比如在结构、格式、表格和图片等,以体现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如果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我国国家标准的时候,那么遵循的原则就需要更加细致化,应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规定做出调整。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会停止,科技进步的脚步不会停歇,国际标准的推新将纷繁复杂,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做到遵循标准的文本特点,结合专业领域知识正确掌握词义,根据自身思维特点及语言习惯,通过合理的翻译手段翻译文本,使之在实践活动中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