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同志:
你好。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人才?研究生应该是吧,可为何我们单位里的研究生在领导眼里却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一位大学生先前在山区教书,后来发奋苦读考取了法学研究生,毕业后被招录到一个中级人民法院的分院工作。
从穷山沟来到城市,进了世人羡慕的法院,那位研究生欣然得志,以为可以大展鸿图了。然而,四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感觉到一丝工作的喜悦,相反,他痛苦不已。
那位研究生不善言谈,埋头做事。扫地、端水、拿报纸、送文件,样样事都抢着做。干了一年多,仍是接接电话、发发传真、弄弄材料,他觉得很苦闷,申请好几次,想搞业务,均被领导告之“好好锻炼”。就这样窝了两年多,去年才把他调到了业务科室。
那位研究生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了,不想领导“另眼相看”,每次办案总是让他靠边站。和科长一起下乡调查案子,研究生在后面拿着厚厚的卷宗默默跟随,规规矩矩爬在桌子上记录。好几次,他忍不住插话询问某个细节,科长总是不耐烦地说:“不要问,你只管记录。”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能证明研究生是人才的场合有三个:一是单位公示栏标注了他的学历,外面来办事的人看见了觉得这里人才济济;二是院领导作总结时,总要提到他;三是科长带着研究生和外边的人喝酒高兴时,总要热情地介绍一番。
那位研究生私下对我说,他每天做的事,根本用不着研究生文化,只要能写得起常用字,能作记录,能给领导和同事跑腿就干得下来。
我真为我们的用人环境悲哀。如果学历和文凭只是人才的外壳,那么我们有必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去培养硕士、博士吗?
一个为人才打抱不平的人任才
2007年1月21日
你好。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人才?研究生应该是吧,可为何我们单位里的研究生在领导眼里却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一位大学生先前在山区教书,后来发奋苦读考取了法学研究生,毕业后被招录到一个中级人民法院的分院工作。
从穷山沟来到城市,进了世人羡慕的法院,那位研究生欣然得志,以为可以大展鸿图了。然而,四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感觉到一丝工作的喜悦,相反,他痛苦不已。
那位研究生不善言谈,埋头做事。扫地、端水、拿报纸、送文件,样样事都抢着做。干了一年多,仍是接接电话、发发传真、弄弄材料,他觉得很苦闷,申请好几次,想搞业务,均被领导告之“好好锻炼”。就这样窝了两年多,去年才把他调到了业务科室。
那位研究生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了,不想领导“另眼相看”,每次办案总是让他靠边站。和科长一起下乡调查案子,研究生在后面拿着厚厚的卷宗默默跟随,规规矩矩爬在桌子上记录。好几次,他忍不住插话询问某个细节,科长总是不耐烦地说:“不要问,你只管记录。”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能证明研究生是人才的场合有三个:一是单位公示栏标注了他的学历,外面来办事的人看见了觉得这里人才济济;二是院领导作总结时,总要提到他;三是科长带着研究生和外边的人喝酒高兴时,总要热情地介绍一番。
那位研究生私下对我说,他每天做的事,根本用不着研究生文化,只要能写得起常用字,能作记录,能给领导和同事跑腿就干得下来。
我真为我们的用人环境悲哀。如果学历和文凭只是人才的外壳,那么我们有必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去培养硕士、博士吗?
一个为人才打抱不平的人任才
2007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