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在足球教学和训练实践中,教师应时时注重增强学生的足球意识,包括快攻意识、防守转化意识、战术意识等。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必须重视在整个足球教学、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各种生理、心理的研究和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场上意识”的熏陶和渗透。
一、足球意识内容
(一)技战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战术的掌握与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要正确地运用技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必须头脑清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力求使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
(二)行动的预见性
足球比赛对抗激烈,攻守变化快,场上瞬息万变。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取得攻守的最佳行动效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就必须洞察情况的变化,并预见未来的发展,准备好多种应付的方法。
(三)判断的正确性
准确的判断是有效发挥技战术的前提。为了使有目的性、有预见性的行动准确无误,必须善于通观全局,扩大视野,加强对临场彼此双方情况的观察与判断。
(四)行动的灵活性
足球比赛瞬息万变,情况复杂,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无论攻守都应灵活善变。运动员必须善于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和变换攻守的个人行动。而行动的灵活性,就是指适时地掌握进攻的时机或及时有效地进行防守布局;正确选择突破点,或恰当采取防守布局;合理地组织与发挥全队的积极作用。
(五)动作的隐蔽姓
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断,造成其错觉,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六)行动的合理性
运动员运用技战术能力及其合理性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的、集体的,局部的、整体的,也有传球运球射门等。做动作时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相互配合默契。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驾驭比赛的能力,更能体现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足球意识的具体措施
足球是项综合性的竞技运动,它造成教学和训练的复杂性。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与业余特点,增设足球选修课、专修课和组织足球训练队,在教学和训练中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进行有意尝试,对学生进行正确足球意识的熏陶和渗透。
(一)在教学训练中培养足球意识
1.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足球理论知识。
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足球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请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现场传授实战经验和讲解突出的战例等;看有关书刊资料、比赛及技术录像;组织讨论分析、研究。通过观看录像、分析战绩、总结经验和研究对策,促进学生足球意识的提高。
2.加强技术训练。
在技术动作熟练的基础上,做动作要动中有变,增强实战应变能力。在运传球、接传球等技术教学训练中,结合各种配合练习,培养学生的配合与传接球意识。
加强身体与球之间的协调性和连贯性练习,提高运球的起动、急停、急转和脚步移动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在对抗中合理应用冲撞,积极抢夺球顶断空中球。
培养学生接球前能知己知彼迎球接球,在接球时能随机应变,充分利用空当,或传或进攻,尽可能直接传球,在传球后立即跑动的快速接应意识。
在三人传球与配合射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水平,规定一些复杂的传跑路线,用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能力及转移球的意识。
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指定学生担任裁判和守门员,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培养他们集中思想,注意球的动向,迅速观察与准确判断的能力。
3.加强对抗性训练。
通过一对一对抗,培养学生敢于控制球或掩护球快速突破,防守时能冷静封堵,突然“对脚”抢截或积极铲球的主动进攻意识。通过一抢三、四对二、三对二、传、跑、抢截等练习,培养学生传接球时的反应与应变能力。通过各种攻防训练与传、跑、抢、截等练习,学生配合默契,熟悉基本战术的打法。
通过结合进行特定的攻防训练,如中路进攻结合边线传中、包抄攻门、边线进攻、传中包抄射门、防守反击,提高学生的足球意识。
另外,注意在这些练习中鼓励学生互相呼应,结合场外随时提醒,以提高教学训练的效果。
4.加强无球队员跑动教学训练。
据统计,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纯比赛时间约为60分钟,平均每个队员的控球时间为2—3分钟,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球状态,不能在无球状况下很好地发挥作用,将是“极大的浪费”。因此,我们在教学和训练中,应尽量让学生多练习回撤、前插、迂回、左右扯动及交叉换位等形式的跑动,以达到在比赛中摆脱接应、扯动牵制、隐蔽突击等目的。通过实战条件让他们体会领悟,对于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理解存在的问题。
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在无球跑动中注意掌握时机、攻中寓守、保持纵深,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跑动意识。无球队员跑动要掌握时机,即抓好跑动的位置、跑动的时间和速度。无球队员跑动处于进攻时,要有一个纵深队形,增加控球队员传球的接应点,增大对方防守的难度,为由攻转守做一定的准备;一旦失球即可层层布防,而不至于形成一点突破、全线崩溃的局面。无球队员要围绕控球队员形成有层次的队形,即有人拉开、有人接应、有人切入、有人保护,而又不站成一个平面,形成多个攻击点,增大防守难度。
(二)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教学训练
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达到培养足球意识的目的。
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立即作出判断,而只有判断准确才能采取恰当的行为。因此要重视足球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这是激发学生足球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
(三)通过比赛培养足球意识
足球运动技术有的是训练出来的,有的是通过比赛实战打出来的,而足球意识则可以通过教学训练培养,但必须经过比赛的磨炼,逐步得到增强与完善。
比赛的实战气氛,剧烈的对抗程度,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无球队员的行动等,都不是在一般的训练中能够同时完成的,所以比赛是教学训练的继续。创造条件让学生从比赛中积累实战经验,增强足球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足球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并非一日之功,只有靠教师引导和学生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完善。在教学中,学生足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所采用的提高改进的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足球意识起着积极作用,对足球意识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诚然,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技战术训练水平,为足球意识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必须让学生经常参加比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一、足球意识内容
(一)技战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战术的掌握与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要正确地运用技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必须头脑清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力求使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
(二)行动的预见性
足球比赛对抗激烈,攻守变化快,场上瞬息万变。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取得攻守的最佳行动效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就必须洞察情况的变化,并预见未来的发展,准备好多种应付的方法。
(三)判断的正确性
准确的判断是有效发挥技战术的前提。为了使有目的性、有预见性的行动准确无误,必须善于通观全局,扩大视野,加强对临场彼此双方情况的观察与判断。
(四)行动的灵活性
足球比赛瞬息万变,情况复杂,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无论攻守都应灵活善变。运动员必须善于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和变换攻守的个人行动。而行动的灵活性,就是指适时地掌握进攻的时机或及时有效地进行防守布局;正确选择突破点,或恰当采取防守布局;合理地组织与发挥全队的积极作用。
(五)动作的隐蔽姓
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断,造成其错觉,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六)行动的合理性
运动员运用技战术能力及其合理性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的、集体的,局部的、整体的,也有传球运球射门等。做动作时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相互配合默契。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驾驭比赛的能力,更能体现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足球意识的具体措施
足球是项综合性的竞技运动,它造成教学和训练的复杂性。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与业余特点,增设足球选修课、专修课和组织足球训练队,在教学和训练中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进行有意尝试,对学生进行正确足球意识的熏陶和渗透。
(一)在教学训练中培养足球意识
1.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足球理论知识。
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足球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请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现场传授实战经验和讲解突出的战例等;看有关书刊资料、比赛及技术录像;组织讨论分析、研究。通过观看录像、分析战绩、总结经验和研究对策,促进学生足球意识的提高。
2.加强技术训练。
在技术动作熟练的基础上,做动作要动中有变,增强实战应变能力。在运传球、接传球等技术教学训练中,结合各种配合练习,培养学生的配合与传接球意识。
加强身体与球之间的协调性和连贯性练习,提高运球的起动、急停、急转和脚步移动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在对抗中合理应用冲撞,积极抢夺球顶断空中球。
培养学生接球前能知己知彼迎球接球,在接球时能随机应变,充分利用空当,或传或进攻,尽可能直接传球,在传球后立即跑动的快速接应意识。
在三人传球与配合射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水平,规定一些复杂的传跑路线,用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能力及转移球的意识。
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指定学生担任裁判和守门员,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培养他们集中思想,注意球的动向,迅速观察与准确判断的能力。
3.加强对抗性训练。
通过一对一对抗,培养学生敢于控制球或掩护球快速突破,防守时能冷静封堵,突然“对脚”抢截或积极铲球的主动进攻意识。通过一抢三、四对二、三对二、传、跑、抢截等练习,培养学生传接球时的反应与应变能力。通过各种攻防训练与传、跑、抢、截等练习,学生配合默契,熟悉基本战术的打法。
通过结合进行特定的攻防训练,如中路进攻结合边线传中、包抄攻门、边线进攻、传中包抄射门、防守反击,提高学生的足球意识。
另外,注意在这些练习中鼓励学生互相呼应,结合场外随时提醒,以提高教学训练的效果。
4.加强无球队员跑动教学训练。
据统计,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纯比赛时间约为60分钟,平均每个队员的控球时间为2—3分钟,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球状态,不能在无球状况下很好地发挥作用,将是“极大的浪费”。因此,我们在教学和训练中,应尽量让学生多练习回撤、前插、迂回、左右扯动及交叉换位等形式的跑动,以达到在比赛中摆脱接应、扯动牵制、隐蔽突击等目的。通过实战条件让他们体会领悟,对于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理解存在的问题。
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在无球跑动中注意掌握时机、攻中寓守、保持纵深,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跑动意识。无球队员跑动要掌握时机,即抓好跑动的位置、跑动的时间和速度。无球队员跑动处于进攻时,要有一个纵深队形,增加控球队员传球的接应点,增大对方防守的难度,为由攻转守做一定的准备;一旦失球即可层层布防,而不至于形成一点突破、全线崩溃的局面。无球队员要围绕控球队员形成有层次的队形,即有人拉开、有人接应、有人切入、有人保护,而又不站成一个平面,形成多个攻击点,增大防守难度。
(二)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教学训练
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达到培养足球意识的目的。
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立即作出判断,而只有判断准确才能采取恰当的行为。因此要重视足球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这是激发学生足球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
(三)通过比赛培养足球意识
足球运动技术有的是训练出来的,有的是通过比赛实战打出来的,而足球意识则可以通过教学训练培养,但必须经过比赛的磨炼,逐步得到增强与完善。
比赛的实战气氛,剧烈的对抗程度,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无球队员的行动等,都不是在一般的训练中能够同时完成的,所以比赛是教学训练的继续。创造条件让学生从比赛中积累实战经验,增强足球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足球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并非一日之功,只有靠教师引导和学生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完善。在教学中,学生足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所采用的提高改进的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足球意识起着积极作用,对足球意识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诚然,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技战术训练水平,为足球意识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必须让学生经常参加比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