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概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2017.012-2018.12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两组护理模式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与康复护理组(予以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相较于常规护理,应用康复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更好,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堵塞或者脑血管破裂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脑组织损伤。目前临床对于脑卒中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即便抢救成功,患者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致残率高达80%以上。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体现在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采用长时间的康复锻炼来不断恢复运动功能,在该过程中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0例患有脑卒中疾病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12-2018.12月,由于两组患者护理模式不一致,故将其分成常规护理组(n=30)与康复护理组(n=30)。常规护理组:男18例,女12例,均龄为(51.5±3.6)岁;康复护理组:男16例,女14例,均龄为(52.3±2.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与对比。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包括用药干预、饮食干预、基础护理、口头健康宣教等。康复护理组:实施康复护理,主要措施如下:(1)向患者介绍康复护理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后应该对患者的疾病知识和康复护理知识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基于患者对疾病知识和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充分考虑患者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患者开展相关知识的讲解,由于多数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之后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详细耐心,并且反复多次进行讲解,来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以及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心理护理:患者长时间的患病,其心理会承受极大的压力,逐渐失去对治疗的信心和生活的向往;患者家属在这期间,也会由于各种因素受到极大的影响,一旦家属的情绪出现问题,更容易影响患者,因此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向其讲述既往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同时也可以邀请以往治疗较好患者现身说法,让其与患者沟通,继而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交流,掌握患者内心情绪变化,继而做好患者心理护理。(3)生活能力锻炼,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生活能力锻炼方案,具体包括锻炼患者的穿衣、吃饭、大小便以及上下床等基本的生活能力,通过这些生活能力的锻炼一方面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让患者感受到希望,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和勇气。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基于患者的性格特征以及个人喜好,帮助患者合理安排各项其他锻炼内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外护理人员对于由语言障碍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有效刺激,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
  1.3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护理组(n=30):无效7例,占比率为23.3%;有效11例,占比率为36.7%;显效12例,占比率为40.0%;总有效例数为23例,总有效率为76.7%。
  康复护理组:无效1例,占比率为3.3%;有效13例,占比率为43.3%;显效16例,占比率为53.3%;总有效例数为29例,总有效率为93.7%。
  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6.7%,其中x2值为5.1923,P值为0.0226,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主要原因就是其脑部血管出现突发性的破裂或血管由于出现堵塞等问题造成脑组织损伤,其主要的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体,其不仅发病突然,且后续造成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较高。
  导致患者病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椎动脉或颈内动脉闭塞和狭窄,且男性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与女性相比更高,严重的甚至直接造成患者死亡。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脑卒中目前已经成为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同时更是导致我国成年人出现残疾的重要原因。目前康复医学在脑卒中疾病护理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且该种方法对于降低患者病残率有着促进作用。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有效促进患者出现障碍的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等,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而在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可以促进缺损的神经功能早期恢复,进而改善其后期生活质量。而康复护理还会让患者对自己的预后有一定信心,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点滴,不断提高自身锻炼的积极性,进而获得更好地依从性,与护士形成积极的协同干预,对护士的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中采用脑卒中康复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惠月.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護理体会与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2):71.
  [2]李秋梅,张利.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18):152.
  [3]郭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28-129.
  (洛南县县医院 陕西商洛 7261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0.01~2021.01,以此间在我院治疗的脑肿瘤患者为研究主体,择取其中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基于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干预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分别纳入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患者。依次对患者采取标准护理以及延续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以及依从性。结果:研究数据表明,通过延续心理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当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瘤破裂后开展腔内修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我院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采用腔内修复术,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病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采用腔内修复术的方法治疗,能够起到更好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12月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和二组,分别使用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1)一组和二组疼痛评分和不良情绪评分对照中,一组护理后分别是1.58±0.73(分)、33.25±3.24(分),二组护理后分别是3.45±1.10(分)、47.51±4.02(分),(t=6.809,p=0.0
期刊
摘要: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指一种基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体,教师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参与和指导。经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后,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在课堂上作总结发言,提出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由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老师对学生进行最多的分析和总结。解决学生之间的分歧问题,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并使他们的知识系统化。  关键词:护理、课堂教学、内科  PBL教学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神经外科卧床病人便秘发生率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30例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便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及临床指标评分改善程度等。结果研究组各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采取镇静镇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统计56例,按双色球法分组,即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28),对照组予基础护理,以此为基础,研究组采取镇静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长、镇静药使用量及ICU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P7d,参考7%剂量递减方式将药物缓慢撤离。④结合镇静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实施护理责任制,对提高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15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制度,观察组实施护理责任制,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估中专科护理(98.75±1.84)分、护理安全(98.74±7.14)分,分别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肝胆外科实施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假性近视运用耳穴贴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我院60例假性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复方托吡咔胺滴眼液,观察组耳穴贴压,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假性近视运用耳穴贴压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假性近视;耳穴贴压;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针疗法配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中风偏瘫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治疗。结论腹针疗法联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具有内外结合、标本兼治的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风,又称偏瘫,是以突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治疗现状,分析实施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借助随机抽样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泡沫硬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