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兴趣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先阐述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直接展示研究价值;然后详细论述培养学生兴趣与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借助艺术鉴赏培养认知兴趣、借助绘画展示激发创造思维、借助工艺活动提升主体素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创造性思维;学生;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师开始致力于美术教学的再优化、再创新发展,力求实现学生美术认知、美育成长的最优化。在此过程中,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培养慢慢成为美术课堂的主流教学模式,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美术教学局面也随之发生较大改观。
   一、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思维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热情、学习兴趣和求知动机,也能够直接优化学生的认知积极性、探究主动性和创新自觉性,从而真正优化学生的主体认知状态,使学生的能力提升与素养提高成为可能。
   其次,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思维是教师开展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程。美术教学如果没有主体支持,教师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尴尬境地。因此,教师能够以此为良好起点,使后续认知活动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最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的实施要求,因为解放学生、焕发活力、展示生命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也以此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美育发展,保质保量地完成素质教育规定的培养任务。
   二、培养学生兴趣与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美术教学是教师展示教学智慧的才艺舞台,也是培养学生兴趣与创造性思维的实训基地,更是师生互助成长的生命乐园。
   (一)借助艺术鉴赏培养认知兴趣
   艺术鉴赏是美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美育元素和艺术信息的积累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为学生创设高质量的艺术鉴赏活动。艺术鉴赏活动能够通过名家的经典作品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以此慢慢培养学生对美术认知和合作探究的浓厚兴趣。
   例如,教师不仅要依据教材内容积极创设艺术鉴赏活动,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教材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敦煌莫高窟的精美壁画、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唐代的《簪花仕女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八骏图》、张大千的《来人吴中三隐》等。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国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维纳斯》、凡高的《向日葵》以及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等。艺术鉴赏活动能够在赏心悦目、心驰神往中慢慢催生学生的美术认知兴趣和求知动机。
   (二)借助绘画展示激发创造思维
   绘画活动是学生进行美术认知、艺术展现、个性张扬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绘画活动中为学生创设较多的展示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竞争意识和荣誉意识。学生已经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价值意识和自尊意识,因而展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绘画热情和创造思维。
   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红苹果、一个金黄橘子、一个紫色山竹,将三个水果放在托盘里,再放到窗台上,让阳光直射在三个水果上,以此形成明显而突出的阴暗差别和光线变化,有效降低学生的观察难度,让学生看得明明白白。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在完成绘画作品以后要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绘画作品评比,从全班学生的绘画作品中选择三幅悬挂在教室内进行长期展示,以此作为对这三位学生精心绘画、严谨设计、精巧布局的“奖励”。
   (三)借助工艺活动提升主体素养
   工艺活动是学生是将艺术滋养和美育元素进行主体实践和艺术表现的再认知过程。工艺活动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直接培养学生的设计构思、艺术表现和美学考量。因此,教師要在工艺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设计、自由创新、张扬个性、超凡脱俗,以此推动学生的美术认知、艺术成长和美育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依靠自己的个性喜好、艺术品位和审美能力积极进行工艺活动,亲手制作出个性化、艺术化、时代化和生活化的工艺制品。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属于自己的美术语言、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去生动诠释自己眼中的学习、生活、人物、事件等,用一个个高质量的工艺制品去展示自己的才能、艺术修养、美学素养等,切实促进学生主体素养的提高。
   总之,教师不仅是美术教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设计者和践行者,更是学生美术认知、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艺术成长的关注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培养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艺术鉴赏培养学生认知兴趣、借助绘画展示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借助工艺活动提升学生主体素养,切实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输送美育资源、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婧.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师,2020(9):103-104.
   [2]沈莉.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1(2):30-31.
   [3]谭浪鸥.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4):130.
其他文献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分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师讲”这种单向的知识灌输方式是不可行的,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教育水平也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开展了各种探索。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进一步加强实施具备实效性的初中数学教学,对教学质量的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文言文可使学生学到我國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飞速发展,许多一直延续和传承的历史传统发生了变化,甚至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尤其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对传统语言的表达方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趣味化教学成了现代教学的全新理念和目标。在初中物理课堂引入趣味化教学的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感受到探索真理的乐趣,从而提升他们的探索精神。分析趣味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趣味教学;初中物理;物理实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学生不满足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智慧课堂的出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使课堂开始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并且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就需要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据此,浅谈初中物理智慧课堂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运用研究。   关键词:智慧课堂;自
摘要:以问题导学法的本质内涵与实施步骤研究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梳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经验、对问题导学法的思考与实践,探索出一种以问题导学为基本方式,以问题情境创设为先决条件,以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为核心,以问题点拨及引导为主线、以学以致用为支撑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契合素质教育理念核心观点、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其
摘要:结尾是课堂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从课堂总结、课堂设悬、课尾质疑、课后拓展、历史求知、理实结合等方面探究课堂教学结尾的方法和技巧,促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结尾;技巧   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上课的成败与质量的高低。在教学工作的诸多环节中,上课是中心的一环,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堂好课,除了内容要精彩、高质量,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新媒体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一般来讲,现在国内常用的新媒体即时通信工具有微博、微信、QQ等,常见的新媒体平台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知乎、今日头条等。对新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道德与法治;实践探究   一、新媒体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供支撑   新媒体的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渗透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随之而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产生了拓展学生数学思维以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自主性等积极作用。因此,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应用策略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为了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质人才,必须对“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法进行巧妙应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下,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对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新时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学生从小学时代就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多一种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能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