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滞后和不适应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未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以人为本"最终理念贯穿到思政教育中,疏忽了现阶段大学生价值
【基金项目】
:
四川省教育厅201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课题过程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Q201408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滞后和不适应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未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以人为本"最终理念贯穿到思政教育中,疏忽了现阶段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最终目的同样是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主要目标。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本"、"人本"意义入手,分析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结合实际,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人本"意义,为下一步开展思政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改革等工作提供理论佐证
其他文献
大学数学对提高大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者从数学教育的意义、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对学生的培养等方面言简意赅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在教学过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尝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通过案例展示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
本文将运用博弈和演化手段,通过构建考生个体与监考人员间的博弈模型,和考生群体在学校对监考人员采取不同激励政策的条件下的演化模型,研究在一定条件下激励政策与作弊人数
(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免去侯凯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委员职务。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立足图书馆本职工作,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