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最喜爱景德镇的瓷器,故将自己的景德年号作为景德镇的地名,故景德镇的瓷器在宋代已天下闻名。到了明代,特别是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带出国的瓷器多是景德镇生产的,而且远销越南、缅甸、印度、泰国、伊拉克、土耳其、伊朗、法国、瑞典等国。明代是中国瓷器史上最鼎盛的一个时期,制瓷中心主要在江西景德镇。此时,景德镇瓷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达到最高水平,特别是永乐的青花瓷、宣德的红釉瓷、成化的斗彩瓷,更是我国瓷器中独领风骚的三大“绝唱”。
成化时期(1465-1487年)的瓷器胎体呈象牙白,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笔法流畅,造型轻灵秀丽,表里精致如一。尤其是官窑瓷器,特别看重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当场销毀。因而,民窑瓷器也深受官窑风格的影响,其制作精细,与官窑瓷器在纹饰、色彩、画意等方面保持一致。
在明代瓷器中,以闻名于世的成化斗彩瓷器烧制得最为成功。成化斗彩可用“质精色良”四字概括,它以流畅的线条造型,薄似蝉翼的胎体,润如堆脂的质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调,在明代彩瓷中独树一帜。其器型也小巧精美,为历代收藏家所钟爱,有高足杯、酒杯、茶杯、盘、碗、罐等。清人朱琰在《陶说》中曾评述说:“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成化斗彩鸡缸酒杯”是在直径约8厘米的撇口卧足杯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紫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进行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正因为斗彩瓷是明宪宗时期宫廷的专用品,因而极少流入民间,故有“斗彩瓷器,胜过百金”之说。从成化以后的600年间,历代均有成化斗彩鸡缸酒杯的仿制品。
民国时期,北京琉璃厂一著名收藏家以40根黄金的高价购得一对明成化斗彩蝴蝶酒杯。北京解放后,该收藏家将这一对斗彩蝴蝶酒杯捐献给北京故宮博物院,得到了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彭真的高度赞扬。
2009年4月,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酒杯拍出了2700万元港币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酒杯在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记录(图二)。
2010年12月21日6点50分,在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栏目中,原首都博物馆馆长张宁在节目上说:“历代仿成化斗彩瓷中,以清代雍正时期仿制的水平最高,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有一点无法仿制,那就是成化斗彩的瓷胎用的是当时景德镇含有铜元素的高岭土,用这种高岭土烧制成的斗彩瓷器,在灯光照射下呈粉红色,而这种独具特色的高岭土,在成化年以后就断产。因而,以后任何朝代仿制的成化斗彩瓷器,无论它仿制得多么逼真,但绝对仿不出粉红色的瓷胎。由此可见,只有带粉红色瓷胎的斗彩瓷器,才是真正的成化斗彩瓷器。这也是鉴定是否为真正成化斗彩瓷器的惟一标准。”国宝档案栏目主持人任志宏也当场作了演示,他右手拿着故宫保存的大明成化年制的斗彩鸡缸酒杯,左手拿着电筒,在灯光的照射下,杯身果然现出明显的粉红色,这种粉红色就像婴儿皮肤那样的嫩红和娇艳,因此,业内行家也称这种粉红色叫“孩儿红”。
节目中把成化斗彩瓷胎最独具特色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收藏成化斗彩瓷的藏家掌握了鉴定真假成化斗彩瓷器的方法。
成化时期(1465-1487年)的瓷器胎体呈象牙白,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笔法流畅,造型轻灵秀丽,表里精致如一。尤其是官窑瓷器,特别看重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当场销毀。因而,民窑瓷器也深受官窑风格的影响,其制作精细,与官窑瓷器在纹饰、色彩、画意等方面保持一致。
在明代瓷器中,以闻名于世的成化斗彩瓷器烧制得最为成功。成化斗彩可用“质精色良”四字概括,它以流畅的线条造型,薄似蝉翼的胎体,润如堆脂的质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调,在明代彩瓷中独树一帜。其器型也小巧精美,为历代收藏家所钟爱,有高足杯、酒杯、茶杯、盘、碗、罐等。清人朱琰在《陶说》中曾评述说:“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成化斗彩鸡缸酒杯”是在直径约8厘米的撇口卧足杯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紫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进行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正因为斗彩瓷是明宪宗时期宫廷的专用品,因而极少流入民间,故有“斗彩瓷器,胜过百金”之说。从成化以后的600年间,历代均有成化斗彩鸡缸酒杯的仿制品。
民国时期,北京琉璃厂一著名收藏家以40根黄金的高价购得一对明成化斗彩蝴蝶酒杯。北京解放后,该收藏家将这一对斗彩蝴蝶酒杯捐献给北京故宮博物院,得到了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彭真的高度赞扬。
2009年4月,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酒杯拍出了2700万元港币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酒杯在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记录(图二)。
2010年12月21日6点50分,在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栏目中,原首都博物馆馆长张宁在节目上说:“历代仿成化斗彩瓷中,以清代雍正时期仿制的水平最高,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有一点无法仿制,那就是成化斗彩的瓷胎用的是当时景德镇含有铜元素的高岭土,用这种高岭土烧制成的斗彩瓷器,在灯光照射下呈粉红色,而这种独具特色的高岭土,在成化年以后就断产。因而,以后任何朝代仿制的成化斗彩瓷器,无论它仿制得多么逼真,但绝对仿不出粉红色的瓷胎。由此可见,只有带粉红色瓷胎的斗彩瓷器,才是真正的成化斗彩瓷器。这也是鉴定是否为真正成化斗彩瓷器的惟一标准。”国宝档案栏目主持人任志宏也当场作了演示,他右手拿着故宫保存的大明成化年制的斗彩鸡缸酒杯,左手拿着电筒,在灯光的照射下,杯身果然现出明显的粉红色,这种粉红色就像婴儿皮肤那样的嫩红和娇艳,因此,业内行家也称这种粉红色叫“孩儿红”。
节目中把成化斗彩瓷胎最独具特色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收藏成化斗彩瓷的藏家掌握了鉴定真假成化斗彩瓷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