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不可忽缺。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些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1.善抓“题眼”、“诗眼”和“词眼”。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即“题眼”。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字即是诗眼;词眼是诗词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一词。
  2.从形象中去品味诗的意境、基调和社会意义。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往往有“冷”“热”之分,我们可以从形象描写的“冷”“热”中,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3.从注释中捕捉信息。注释往往解释词语和典故,而诗人又往往用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4.要善于联系作者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等,就能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等。
  5.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技法。在理解诗歌内容后再去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诗歌的特征,体会其思想感情。
  6.思考成果的表达要准确、规范。参透所给的诗歌固然重要,但将思考成果用文字表现出来更不容忽视。一般说来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问表现手法就答表现手法,问主题就答主题,严格按要求去做。
  (2)要点齐全。高考阅卷一般采点给分,因此要注意表述文字的切入点。
  (3)推敲用语。力求表达流畅,用语要准确、简明、规范。
  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对不同的提问方式,我们要注意不同的答题方法。
  1.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和方法:(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说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和方法:(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和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分析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和方法:(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5.分析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这个字用得好,有人认为那个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原因找理由。
  答题步骤和方法:找到原诗词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其他文献
进入高中,尤其是到了高三,学生在写作上普遍倾向于议论文体。经过多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观点明确,结构完整,但是在具体的布局方面,有些学生还是不够完善,下面就结合一些常见结构布局谈谈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首先说说层递式,这种结构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文章的,学生在操作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层次间过渡衔接少甚至没有,缺乏必要的逻辑衔接。二是详略不分,在分析、解决问题上没
期刊
高中语文旧教材教学内容枯燥、陈旧,形式单一,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实际,也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学生听不懂,也不愿学,给老师教学也带来很大的困难。新的课程改革使语文焕发了勃勃生机。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如何应对高中语文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谈一谈自己对新课改的看法、做法,与同行交流,向同行请教,以求共同进步。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期刊
“知人论世”的观点出自《孟子·万章下》,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章学诚认为,不了解古人的身世、所处环境,就不能准确理解古人的作品。  “知人论世”是高中语文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解读方法,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常常先介绍作品的背景、作者的身世。尤其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期刊
我曾经上过一节非常失败的公开课。  那次,我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因为是公开课,所以非常重视,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借鉴了一些名师的教案和教学实录,然后写教案,做课件。因为重视,教案写得非常详细,步骤安排得非常周密。导入、过渡、照应,提问、点拨、总结,以至于各个环节所用的时间等等无不考虑在内,环环相扣,字斟句酌,力求天衣无缝,完美无漏。但当“剧本”排练完成,自以为胸有成竹,上
期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丽的古诗词,谁不动心?动了心,又有什么情感感受不到,领悟不了呢?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古诗词欣赏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发现美,对美动心,也就是说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主动走进作品的能力与习惯,使之更好地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及情感的启示。  面对一首陌生的古诗词,学生很难马上进入欣赏的状态,所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
期刊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 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 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学生作文难的现状,作文是高考语文最后一个大题,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学生对此并非不重视,而是大多数学生实在不知如何下笔。在老师的索要下,就只能东拼西凑,结果出现了许多假大空套的作文,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也觉得意兴全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期刊
道尔顿说:“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意志对常人来说比天资重要得多。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困惑和失败,这时意志便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来说,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他们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学生摆脱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把注意、感知、思维等智力活动坚持下去,对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敢于探索,勇往直前。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期刊
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学名著凝聚着人类深刻的思想、独特的智慧和厚重的情感。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正在初步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高中生来讲,文学名著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名著阅读是关乎为青少年“打一个精神底子”(钱理群)的大事。  一、堪忧现状,不容乐观。  近几年,江苏、福建等省纷纷把名著阅读列入高考范畴,分值15分左右。旨在从作品生动、具体、形象的艺术描述中感知故
期刊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内容。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帮助。  诗歌鉴赏的要点是对诗
期刊
大凡从事语文教学的都深知,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对如何写好评语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现略谈几点:  首先,心平气和,评语要有认真赏识的态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这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的充分尊重上。学生每写成一篇作文,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都应该充分肯定。在他们自己看来,那是经过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