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2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odow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05-202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 方法对2005-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大理州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05-2020年大理州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71起,中毒4096例,死亡37例,罹患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1.05%和0.90%.大理州食物中毒事件无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12,P=0.150),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6-8月和11月.报告中毒人数最多的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占65.04%.主要致病因素为沙门氏菌,占28.17%.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为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分别占47.89%和96.40%.主要致病因素为野生蕈和乌头碱类物质,分别占16.90%和14.08%.群体性聚餐和家庭为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分别占36.62%和32.39%. 结论大理州食物中毒流行特征为家庭是高发场所,病死率高,野生蕈和乌头碱类物质是主要致死因素,应强化各部门职责,进一步做好宣教、监测、预警与救治工作.
其他文献
危重患者因病情危重、变化快、用药复杂等,常需对血压进行持续的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相比,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更能连续、动态、及时、准确地反应患者血压的变化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在临床中,仍然存在多种影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的因素.本文将从测压装置、受测者、测量者三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指导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