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议题式教学方法隶属于新型课程教学方法,是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主体性与思辨性的特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存在议题设计未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的议题设计能力水平低下以及议题式课堂教学评价效果较差等问题。为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应用议题式教学法,应进一步优化议题式教学环境,提升教师在思政教学中的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水平,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法;思想政治课;应用策略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经历着信息文化碰撞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关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关键课程,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教育工作开展并不乐观。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将真实性的议题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环节,借由议题帮助学生身处于社会真实情景之中,让学生对社会生活形成更加深刻、真实的认知。在情景再现的活动下,引导学生利用批判性的思维方法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意见,继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思想价值的有效引导。为此,需要实现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高效应用,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进一步推动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发展。
一、议题式教学法
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积极性,让学生在课下积极开展资料查阅、实地调查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
议题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是需要设计供学生“议”的议题,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从自主查阅渠道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两个路径进行信息收集,而学生可根据搜集的信息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经由教师总结升华后,让学生借助反思内化成为自身的观念,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议题式教学法中强调了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的重要价值,但并未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的工作量不减反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共同制定完善的议题,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引导,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作用。
(二)议题式教学法的特点
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蕴含着极为独特的教学特性。在教育思想指导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提升。
1.实践性
现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更加强调活动型课堂的建立,这是由于学科知识获取过程中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离不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借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学科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解程度。
将学科内容中的具体知识、价值判断中的基本观点纳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现,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议题式教学法是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抓手,由于议题式教学法具备实践性教学特征,更加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经历,在设置教学议题之后,学生能够积极开展课堂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议题开展信息搜集的实践性活动,为此议题式教学法相较于其他课堂教学方法有着更加显著的教学实践性。
2.主体性
议题式教学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转变学生个人教学理念以及学习习惯的重要渠道,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有着促进作用。议题式教学法开展过程中要想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均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育议题设计完成之后,需要根据教学议题进行信息资料的有效搜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观点展示工作,在结束议题讨论后,经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反思期间完成知识与价值观念的内化,充分发挥自评与小组互评的价值作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是需要学生与学生观点汇合的有效碰撞,充分依靠学生的主动性进行问题的自由探索,摆脱常规教学中的教师本文思想,充分發挥小学生的个人学习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3.思辨性
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议题讨论活动,让学生理论性面对不同观点,是现对学生自主辨析能力的有效培养,让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构建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对相关价值进行有效澄清,让学生在问题取舍中形成相应的智慧。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有效培养,观察学生在价值冲突过程中进行正确化的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议题式教学法实施开展并非是对议题浅层次的讨论探究,也并不会得出简单性的议题答案,在充分发挥学生思辨能力与质疑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有效引领。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虽然获得了相应的教学成效,但在具体教学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低效课堂教学活动,无法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
(一)议题设计并未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用的议题式教学法为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达到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创设相适宜的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氛围,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学情景是促进议题式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路径,议题式教学法的高效应用是需要情景创设来吸引学生参与议题探究活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加强学生社会理解能力,为此议题情景创设着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涯,挖掘学生鲜活生活环境中能够运用的议题情景教学资源。但从现阶段的教学体验活动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设置的议题式教学情景并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关联性,缺乏应有的生活性与真实性,导致学生在议题讨论过程中无法出现感同身受的感觉,不利于议题式教学情景的有效应用。 (二)教师的议题设计能力并不高
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水平有着极高的教学标准。议题式教学法实施活动开展期间,教师需要将教学课堂作为学生展示自我、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让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相应的教学结论。高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引导者,是需要调动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生活经验,但这对于专职于教学活动的教师而言难度极高。“议题”设计较为简单将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成就感,一旦“议题”设计难度过高时,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高中思政课程学习中产生学习挫败感。种种问题的存在均是由于教师议题设计能力不充足所致。
(三)议题式课堂教学评价效果较差
在议题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实现议题式教学法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学评价主体在议题式教学评价环节中起到极大的价值作用,但议题式课堂的教学评价主体主要是以授课教师或是参与评课的教师为教学主体,教学评价主体设计较为单一,教学评价内容设置也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教学技能的评价方面的设计,忽略对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以及学习获得感方面的评价。
三、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进一步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求,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效,需要不断优化议题式教学法应用路径,提升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效率。
(一)进一步优化议题式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高中生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教学环境本身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环境系统,议题式教学环境中包含着影响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要想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优化课程教学环境。
1.创设便于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座位
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生生合作的学习方法,为此在课堂环境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搭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来支持议题式教学情景的开展,转变以往秧田式的教师座位排列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分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在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座位进行编排。如教师在围绕议题设计课堂辩论活动时,教师可根据辩论环节的需求将教师设置成为辩论场景,将学生的座位模式设计成为辩论区域与观众区域。如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讨论环节找那个,教师可在课堂内设置圆形式的座位模式,方便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交流。如教师在模拟听证会、民主评议会议等时,教师也可将座位调整至相应的社会生活情景之中,借助座位模式情景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持,加强学生的真实代入感。
2.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与人际环境。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是师生交流互动与生生合作研究的重要路径,借助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来拉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平等的态度来指导学生,在对学生纠错期间中能够体谅与宽容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状态进行交流与学习,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过程。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应用幽默化的语言加强情景材料设计的吸引力,确保教学工作开展面向整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东西,让学生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创设议题式教学心理情景。
3.灵活性安排教学时间
影响议题式教学情景的重要物质因素之一为教学时间,为此在学校教学时间统筹安排过程中,为了强化议题式教学效果,强化规定时间内的议题探究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化分配,避免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虎头蛇尾”的问题。在进行教学安排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前设计方案对时间分配观察量表进行优化,对于课前预习时间、提问时间、静思时间以及练习时间等合理化安排,借助多媒体设备中的计数器功能来激发学生本身的急迫感,让学生在预期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升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水平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行为特征,为此教师需要利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1.给予教师培训与研修的机会
为了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能力水平,需要给予学生专门培训、研修的机会,让学生全面掌握新课改教学理念、让教师能够快速掌握议题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合理化应用教学资源。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参与与议题式教学法相关的培训活动以及研修活动,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需要组织开展针对议题式的培训讲座,为教师议题式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2.强化教师的个人议题设计能力
议题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议题”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线与纽带,而议题设计的有效性关乎议题式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在进行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从新课标角度进行议题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新课标中课程内容部分教学提示所提供的议题以及实施建议进行设计,结合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进行议题设计。如教师在进行“经济与社会”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怎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以及“为何发展需以人民为中心”等系列总议题,在真正教学活动开展过程突破重难点,发挥总议题的真正价值,对中心议题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情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分议题继而突破总议题价值。
第二,征集学生意见进行议题设计。现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路径越发广泛,学生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教师在结合社会热点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如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可为学生增加议题设计的教学环节,提出议题设计的具体性要求,引导学生广泛收集或是自行设计与高质量的议题,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议题式教学方法所践行的教学理念为以生为本,为此所设计的评价教学主体需要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以及社会人士评价等多个评价主体进行评价。如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过程中,教学评价人员选择可参考社会调查对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以及能力进行全方面的评价。此外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增加新颖性、多样性、独创性的开放性试题,实现试题与议题的充分结合,注重对学生开展跟踪评价活动。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议题式教学方法面临着系列教学困境。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政治教师需要灵活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激发高中生的议题探究活动参与兴趣,突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难题,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亚萍.基于学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情境创设研究[J].考试周刊,2021(31):143-144.
[2]甘华灿.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4):56-58.
[3]李可可,孟悌清,闫晓静.浅谈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3):165-166.
[4]潘林伟.坚持议题导向 构建活动课堂——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1(04):44-46.
[5]许宝玲.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突破——以“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为例[J].教师,2020(34):3-4.
[6]李丽凤,黄英姿.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0,9(39):131-134 140.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法;思想政治课;应用策略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经历着信息文化碰撞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关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关键课程,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教育工作开展并不乐观。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将真实性的议题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环节,借由议题帮助学生身处于社会真实情景之中,让学生对社会生活形成更加深刻、真实的认知。在情景再现的活动下,引导学生利用批判性的思维方法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意见,继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思想价值的有效引导。为此,需要实现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高效应用,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进一步推动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发展。
一、议题式教学法
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积极性,让学生在课下积极开展资料查阅、实地调查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
议题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是需要设计供学生“议”的议题,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从自主查阅渠道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两个路径进行信息收集,而学生可根据搜集的信息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经由教师总结升华后,让学生借助反思内化成为自身的观念,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议题式教学法中强调了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的重要价值,但并未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的工作量不减反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共同制定完善的议题,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引导,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作用。
(二)议题式教学法的特点
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蕴含着极为独特的教学特性。在教育思想指导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提升。
1.实践性
现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更加强调活动型课堂的建立,这是由于学科知识获取过程中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离不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借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学科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解程度。
将学科内容中的具体知识、价值判断中的基本观点纳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现,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议题式教学法是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抓手,由于议题式教学法具备实践性教学特征,更加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经历,在设置教学议题之后,学生能够积极开展课堂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议题开展信息搜集的实践性活动,为此议题式教学法相较于其他课堂教学方法有着更加显著的教学实践性。
2.主体性
议题式教学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转变学生个人教学理念以及学习习惯的重要渠道,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有着促进作用。议题式教学法开展过程中要想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均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育议题设计完成之后,需要根据教学议题进行信息资料的有效搜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观点展示工作,在结束议题讨论后,经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反思期间完成知识与价值观念的内化,充分发挥自评与小组互评的价值作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是需要学生与学生观点汇合的有效碰撞,充分依靠学生的主动性进行问题的自由探索,摆脱常规教学中的教师本文思想,充分發挥小学生的个人学习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3.思辨性
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议题讨论活动,让学生理论性面对不同观点,是现对学生自主辨析能力的有效培养,让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构建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对相关价值进行有效澄清,让学生在问题取舍中形成相应的智慧。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有效培养,观察学生在价值冲突过程中进行正确化的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议题式教学法实施开展并非是对议题浅层次的讨论探究,也并不会得出简单性的议题答案,在充分发挥学生思辨能力与质疑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有效引领。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虽然获得了相应的教学成效,但在具体教学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低效课堂教学活动,无法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
(一)议题设计并未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用的议题式教学法为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达到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创设相适宜的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氛围,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学情景是促进议题式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路径,议题式教学法的高效应用是需要情景创设来吸引学生参与议题探究活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加强学生社会理解能力,为此议题情景创设着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涯,挖掘学生鲜活生活环境中能够运用的议题情景教学资源。但从现阶段的教学体验活动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设置的议题式教学情景并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关联性,缺乏应有的生活性与真实性,导致学生在议题讨论过程中无法出现感同身受的感觉,不利于议题式教学情景的有效应用。 (二)教师的议题设计能力并不高
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水平有着极高的教学标准。议题式教学法实施活动开展期间,教师需要将教学课堂作为学生展示自我、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让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相应的教学结论。高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引导者,是需要调动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生活经验,但这对于专职于教学活动的教师而言难度极高。“议题”设计较为简单将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成就感,一旦“议题”设计难度过高时,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高中思政课程学习中产生学习挫败感。种种问题的存在均是由于教师议题设计能力不充足所致。
(三)议题式课堂教学评价效果较差
在议题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实现议题式教学法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学评价主体在议题式教学评价环节中起到极大的价值作用,但议题式课堂的教学评价主体主要是以授课教师或是参与评课的教师为教学主体,教学评价主体设计较为单一,教学评价内容设置也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教学技能的评价方面的设计,忽略对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以及学习获得感方面的评价。
三、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进一步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求,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效,需要不断优化议题式教学法应用路径,提升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效率。
(一)进一步优化议题式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高中生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教学环境本身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环境系统,议题式教学环境中包含着影响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要想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优化课程教学环境。
1.创设便于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座位
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生生合作的学习方法,为此在课堂环境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搭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来支持议题式教学情景的开展,转变以往秧田式的教师座位排列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分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在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座位进行编排。如教师在围绕议题设计课堂辩论活动时,教师可根据辩论环节的需求将教师设置成为辩论场景,将学生的座位模式设计成为辩论区域与观众区域。如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讨论环节找那个,教师可在课堂内设置圆形式的座位模式,方便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交流。如教师在模拟听证会、民主评议会议等时,教师也可将座位调整至相应的社会生活情景之中,借助座位模式情景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持,加强学生的真实代入感。
2.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与人际环境。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是师生交流互动与生生合作研究的重要路径,借助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来拉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平等的态度来指导学生,在对学生纠错期间中能够体谅与宽容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状态进行交流与学习,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过程。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应用幽默化的语言加强情景材料设计的吸引力,确保教学工作开展面向整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东西,让学生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创设议题式教学心理情景。
3.灵活性安排教学时间
影响议题式教学情景的重要物质因素之一为教学时间,为此在学校教学时间统筹安排过程中,为了强化议题式教学效果,强化规定时间内的议题探究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化分配,避免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虎头蛇尾”的问题。在进行教学安排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前设计方案对时间分配观察量表进行优化,对于课前预习时间、提问时间、静思时间以及练习时间等合理化安排,借助多媒体设备中的计数器功能来激发学生本身的急迫感,让学生在预期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升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水平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行为特征,为此教师需要利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1.给予教师培训与研修的机会
为了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能力水平,需要给予学生专门培训、研修的机会,让学生全面掌握新课改教学理念、让教师能够快速掌握议题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合理化应用教学资源。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参与与议题式教学法相关的培训活动以及研修活动,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需要组织开展针对议题式的培训讲座,为教师议题式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2.强化教师的个人议题设计能力
议题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议题”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线与纽带,而议题设计的有效性关乎议题式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在进行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从新课标角度进行议题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新课标中课程内容部分教学提示所提供的议题以及实施建议进行设计,结合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进行议题设计。如教师在进行“经济与社会”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怎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以及“为何发展需以人民为中心”等系列总议题,在真正教学活动开展过程突破重难点,发挥总议题的真正价值,对中心议题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情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分议题继而突破总议题价值。
第二,征集学生意见进行议题设计。现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路径越发广泛,学生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教师在结合社会热点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如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可为学生增加议题设计的教学环节,提出议题设计的具体性要求,引导学生广泛收集或是自行设计与高质量的议题,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议题式教学方法所践行的教学理念为以生为本,为此所设计的评价教学主体需要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以及社会人士评价等多个评价主体进行评价。如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过程中,教学评价人员选择可参考社会调查对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以及能力进行全方面的评价。此外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增加新颖性、多样性、独创性的开放性试题,实现试题与议题的充分结合,注重对学生开展跟踪评价活动。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议题式教学方法面临着系列教学困境。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政治教师需要灵活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激发高中生的议题探究活动参与兴趣,突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难题,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亚萍.基于学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情境创设研究[J].考试周刊,2021(31):143-144.
[2]甘华灿.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4):56-58.
[3]李可可,孟悌清,闫晓静.浅谈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3):165-166.
[4]潘林伟.坚持议题导向 构建活动课堂——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1(04):44-46.
[5]许宝玲.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突破——以“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为例[J].教师,2020(34):3-4.
[6]李丽凤,黄英姿.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0,9(39):131-134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