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型企业管理

来源 :躬耕·文化精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现阶段国内中小型企业的现有特点分析,通过对公司本身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描述以及从企业与员工之间应存在怎样的关系入手,给中小型企业管理者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对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将自己的企业做活、做大、做强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员工;管理;规章制度;共赢
  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工作层出不穷,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几乎都是一片忙碌,这里见证着公司的兴衰。现今中国公司的数量多如牛毛,但真正的大型传承式企业却是少之又少,中小型企业才是市场的主流。随着市场经济的波动及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中小型企业面对着更加严峻的形式和挑战,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一、明确分工,互相团结
  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同样,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是最根本的基础。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种解释:每个岗位都是一个由老板提供了地方、机械等实际资产入股,而员工是以人才入股,合力经营的空间。员工本身也就是股东,岗位经营良好,自然收益也就可观。我认为这还要有一个先行条件,那就是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
  对于中小型企业,很多老总和经理就是唯一股东,他们的思维和办事方式,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公司的运营。其实,企业更重要的是分清自己的岗位职责。你拥有多大的权利,同时你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职权不分,遇到事情往往会相互推诿,而不是努力解决。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大家各司其职,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同时才能创造更大的利润。
  每个人的教育程度、工作方式、个人性格都不大相同。在共同相处时想要同舟共济,共同迈进,让公司的发展更有力、更辉煌。首先大家对这公司这艘船要有一定的认可,也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要得到员工的认同。有一些公司不注重这一方面的内容,拘于形式,有些甚至没有相关的内容。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包含有这个公司的历史、发展、愿景等,这就相当于人的背景和思想,是公司的骨架和指导思想。不注重企业文化,员工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不是人员的流失就是公司的举步维艰,发展困难。
  二、企业发展需要明确方向并不断学习
  一个企业要发展,就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还要有相关的计划和实施措施,将大目标分解为具体的阶段性任务,同时向员工做好宣传和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观察和总结,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公司健康良性的发展循环。
  如何在工作过程中减少错误事件的发生呢?这就需要企业制定一系列相应规章制度。一个好的制度,不见得是写得如何花团锦簇,而应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能让员工觉得高不可攀,而应让员工很容易理解并且很容易就能做到。
  一个或几个人拍脑袋做出的决定,可能短时间内看起来并无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太顺利,遇到几个问题后,很容易被抛弃或高高挂起,做表面文章。这对企业的凝聚力和领导的权威性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制度是为了加强企业的执行力,不是放在頭顶的空气。而不断地学习、总结、改进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证。一个企业的理念、发展方向、各种规章制度等只有通过组织学习,才能让大家熟知、认可、自觉执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的体现,它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安排。学习能武装人的思想,开拓视野,凝聚力量,统一目标,执行也就能事半功倍了。
  三、要能公司与员工双赢
  企业要不断发展,员工也需要不断提升,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基层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企业发展,给员工做好指导,一个团队的发展需要磨合,直接的拿来主义不好落地生根,人员也是一样。
  只有让员工和公司一同成长,一同进步才能使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如果公司发展快于员工发展,那公司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公司发展慢于员工发展,那势必就会造成精英人才的流失,损失惨重。没有经过共同的努力,员工就会缺少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经过大浪淘沙的员工,企业如不能给其足够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引起人才流失。
  员工利润不好,企业再怎么挣钱也不会做到长久。员工福利待遇不好,势必会造成员工的大量流失,尤其是精英员工的流失,必定会形成铁打的公司流水的员工。员工和公司之间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员工干起事来就不会尽心尽力,事半功倍。只有人尽其才,还之以心,企业才能一心,更好地发展下去。
  四、结语
  中小型企业如何管理还需要结合本身特点发展相应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果中小型企业想要做大做活,结合本身实际,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才正是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汉斯.克里斯蒂安·波弗尔:《中小企业管理》,北京出版社,2009.03.
  [2]李文潇. 浅谈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3.
  [3]崔胜杰. 浅谈中小企业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文学教育在我国人文教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教师缺乏独特的个人魅力是高职文学教育的通病,也是现在高职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如果课堂无趣,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甚至让他们产生厌恶心理,就没有办法实现高职教育对学生人文培养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高职文学教育的趣味性是改善教学状况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现状出发,就如何提高高职课堂的趣味性作出分析讨论
期刊
摘要:现代学徒制成为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不少高职院校进行了探索实践。学徒制在东西方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为推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现代学徒制”仍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学校职业教育、社会培训以及各行业企业单位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  一、什么是真正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一)“
期刊
摘要:唯物史观指导了思想政治必须建立在日常生活的主题下,而意识形态只有在日常性话语环境下才能够提供足够有效的基础,同时意识形态的日常性为提供了其感性形式的根源动力,最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日常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逻辑。本文从中国开放化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出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回归日常生活的必然性进行论证,从公共性、开放现实性的立场探讨中国特色环境下现代化青年思
期刊
摘要:民办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融合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应有之义,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要求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在较短的学制内,将公共英语课的教学计划与行业英语课的教学计划融为一体。本文提出通过设计数个情景内容模块,采用单元教学模式,把语言基本功训练与日常交际能力训练和行业英语能力训练相结合,培养民办高校学生既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技能,又具备一定的行业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民办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机械化植保、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粮食烘干和设施农业等方面农机化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我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同发达市场经济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机械化的效率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就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地发展,园林工程建设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在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中将会不断出现新要求、新变化、新问题。对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园林建设知识和管理水平,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规范绿化市场,建设发展生态化园林城市势在必行。园林作为
期刊
摘要: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尤其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幼稚化、肤浅化、庸俗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同仁的普遍关注。中学历史教学掀起了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热潮,对于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是在新课
期刊
摘要:在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对群众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关于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教育系统也越来越普及,这就涉及到群众的教育是否还应具有专业性的问题。本文就群众艺术馆开设的公益课程中,究竟应该偏向普及性还是专业性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试图找到更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群众;普及性;专业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逐渐上涨,人民的生活
期刊
摘要: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国家需要综合素养过关的人才。语文是提高其他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语文素养则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培育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既要立足课堂教学,也应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去成长。  關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阅读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应符合当今时代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针对目前《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手段、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推进人才素质发展,适应21世纪人才的竞争。  关键词:高职教育;音乐欣赏;创新  一、高职教育与《音乐欣赏》课程  (一)高职教育的特征  21世纪面临的问题是人才的挑战和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