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三峡环境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及能源结构等因素,四川、重庆成为我国主要酸性降水区域。通过收集川渝两地1996-2000年的降水pH年均值和酸雨频率监测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的功能,绘制出各主要城市和各区县降水pH值的等值线图和酸雨频率空间分布图,说明川渝两地近年来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川渝两地酸雨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在盆地周边山地形成类似于环状的污染带,而盆地中心受到的酸雨污染较轻。同时,四川盆地内、外的酸性降水有十分明显的差异。
其他文献
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多为世界重工业发展产生,温室气体一旦超出大气标准,便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因此,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
在分析目前配电室防潮除湿设备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开发出高压配电室全智能防凝露系统。该系统由基于PLC+HMI的中央控制单元、温湿度变送器阵列及外围执行设备构成,全面考虑了
对国内近十年来有关针刺治疗糖尿病的概况加以概括和总结 ,从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血液成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异常 ,其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酶、抗凝血酶Ⅲ (AT -Ⅲ )、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TAT)、凝血因子Ⅶ、纤维蛋白肽A(FPA)、纤维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