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需要安全文化来支撑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工作为什么要以安全文化来支撑?其原因有五:㈠、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生命,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却忽略了安全文化的塑造。企业的安全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隐患,根究原因是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问题,而安全意识是思想意识形态的范畴,企业难于从制度上来规范和提升。这就需要以安全文化的约束力、感染力来实现。㈡、企业的安全管理被看作是单一的工作,没有从员工的价值观和积极性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㈢、安全工作没有实现全员参与,某些员工甚至认为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一把手”和生产技术部门的事,与“我”无关。㈣、安全学习形式僵硬,多数员工怨学,致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不到增强。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的方针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有章不循、有纪不遵的现象依然存在。
  对于安全事故,我们可以翻翻家谱看看,每家电力企业都有着血和泪的经验教训。“前车之辙,后车之师”。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安全事故却势如猛虎?作为电力企业,我们的规章制度堆起来起码有一箩筐,为什么要到事故发生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违反了规章制度,如梦初醒?当我们的安全工作与效益发生矛盾时,为什么不主动增加安全生产的法码而是去为所谓的“效益”寻找客观理由? 正因为如此,员工不能从价值观和责任感的高度强化和提升安全意识。而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从安全事故分析图可看出,交通安全事故、误操作、不遵守规章制度引发的事故、履行职责不到位引发的事故、由设备引发的事故都是由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所造成的。如果企业的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也不足为奇。为此,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要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就必须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入手,建立一套能够影响员工价值观、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的安全文化体系。那么,安全文化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起什么作用?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文化?如何塑造安全文化?对于这些问题,本人有些拙浅的认识。
  一、 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会起什么作用?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关联的事例来类比说明。我们每天早上的上班时间是8:30分,本人见过两个单位的员工在8:30分的时候有不同的表现。一个单位的员工在8:30分左右才陆陆续续走进办公室的大门,迟到者有之。到办公室后开始打扫卫生,真正工作的时间是8:50分(如果疲塌一点的话,可能9点以后才开始工作)。另一个单位在8:10分左右就有80%以上的员工到办公室开始打扫卫生,8:30分准时工作,而且无人迟到。在上班时间的规定上,没有哪个单位强制规定员工要提前20分钟到办公室,但是后一个单位的员工做到了。姑且不管提前20分钟上班能干出多工作,创造了多少效益。就单从人家的敬业爱岗精神来看,是前者所没有的。为什么两个单位的员工会存在这样反差的行为。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企业的文化不同。
  (备注:为了行文的方便,前者用甲单位,后者用乙单位表示)
  通过上述事例,“依葫芦画瓢”,我们可以把安全文化对安全工作的作用类比后归纳出五个方面:㈠、安全文化能提高员工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安全文化能够通过向员工注入价值观念,使员工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价值观会发出一种无形的命令,发挥心灵的呼唤,从而提高员工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㈡、安全文化对员工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安全文化的塑造能够使员工从价值观和责任感的高度来改良自己的行为,激发员工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上述事例也充分地说明了这点,在上班时间的规定上,没有哪个单位强制规定员工要提前20分钟到办公室,乙单位的员工却做到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乙单位的员工深受企业文化的渗透和熏陶,从日常的行为体现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核心理念——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㈢、安全文化对员工的行为有约束作用。有统计资料表明,90%以上的安全事故与人的行为有关,而任何一个企业的安全制度不可能做到100%的严密,对员工的行为也不可能起到全面的约束作用。唯有安全文化这种无形的东西,能够让员工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利、什么对安全生产有害,从内心深处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上述事例中,乙单位的企业文化优于甲单位的企业文化。所以乙单位的员工能够自觉遵章守纪,无人迟到。㈣、安全文化能引导员工自律.在一个安全文化浓厚的企业中,少数员工不规范的举动或行为会遭到多数人的排斥、鄙视,从而使少数人的行为得以转变和改善。上述事例也能说明这点,乙单位的多数员工能提前进办公室做好清洁卫生。对少数人而言,自己总是后到办公室享受别人提供的清洁环境,如此“坐享其成”,在“面子”上也过意不去,所以会自律去改变。而对于甲单位的员工来说,张三今天迟到了,李四明天就会效仿。久而久之,劳动纪律混乱不堪。㈤、安全文化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使员工全心身投入安全工作中。纵向比较一下,对电力工薪阶层来说,工作就是一个香喷喷的“饭碗”,谁都不希望因为安全事故而掉了“饭碗”或使“饭碗”里的饭减少了。从另一方面讲,谁都知道事故意味着什么,都害怕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希望”与“害怕”的心理在安全文化的引导之下,员工将产生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不断推动企业的安全工作向前发展。
  二、 企业需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安全文化?
  既然安全文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起到如此有利的作用,那么企业需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安全文化?我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塑造的安全文化都应该是一个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核心理念,充分体现本企业管理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既是我们呼吁的口号,又是我们写安全活动总结的时候常常套上去的“帽子”。塑造安全文化以之为的核心似乎有些过时,有点“土”。但并非如此。我们常常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口号挂在嘴边,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文化的塑造,首先要认识的就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真正内涵。为此,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也是效益。企業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必然动用一部份资金去处理事故、恢复设备的运行,如果造成人身伤亡,还要妥善处理好“后遗症”。企业由此会大伤“元气”,效益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二是安全与制度的关系。作为规章制度,它是员工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不遵守规章制度并非“有个性”,而是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这样做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好。三是安全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工作若是以安全发生矛盾或冲突,一切工作都应当以安全为重,不因为个别领导的意志而改变。企业在塑造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这三种关系。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逐步形成让全体员工认同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同,管理方式、方法也就存在着差异。再者,员工的素质、地域文化、企业的传统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所以每个企业在安全文化的塑造上都应该有各自的特色。总的一句话,就是以什么方式、方法让员工深刻地记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核心理念,让员工自觉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 怎样塑造企业的安全文化?
  塑造安全文化,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㈠领导班子对安全文化的塑造高度重视 塑造安全文化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治本之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长远之计。企业领导班子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完成每个阶段的方案。另一方面,领导班子的价值观、道德、态度、情感、品行等在员工群体中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作用。领导班子的价值观融入员工群体,取得群体的认同和共识,就变成了企业共同拥有的文化。所以,领导班子首先应当成为安全文化的积极倡导者,把安全文化的塑造作为安全管理工作首要任务,一切言行置于安全文化的塑造之中,做塑造安全文化的设计师、教练、仆人。
  ㈡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效 企业的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学习文件精神、会议通知上面。必须注重安全文化的引导,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座谈、讨论、提交安全警句、录像带、宣传画、事故备忘录等。
  ㈢安全文化“造势” 安全文化需要 “造势”才能取到强有力的警示作用。例如:某个单位发生了交通事故,车辆已经变成了畸形,本来可以报废了,单位却把它留下来,旁边立一块写有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损失及肇事者受伤图片的宣传板,让全厂员工“参观”。尽管该单位每年为了保留这辆车要付出费用,但是这种“造势”对员工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㈣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安全管理制度是行为规范,一般以“严禁”、“不准”等字眼出现,比较“硬”。而安全文化是产生于员工的价值观、道德、情感等,是“无形”的东西。两者似乎是不搭嘎的内容。但其实并非如此,安全文化塑造必须依赖于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因为员工的行为在管理制度没有出台之前是不统一的,只有从制度上对员工的行为加以规范,取得员工的普遍认同后,安全价值观才会从中产生。
  ㈤安全文化的塑造,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安全文化涉及到员工的价值观、态度、情感、道德、品行等内容。因此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对于安全目标、安全宗旨、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需要党工团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制度建设,需要企业领导班子及人事教育、生产技术部门做好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只有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文化才能勃勃生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四、以安全文化支撑的安全工作,预计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核心理念,充分体现本企业管理特色的安全文化體系,将渗透、影响到员工的价值观、态度、情感、品行、意识等等,使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地、不需要任何强制手段就能体现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正如上图所示,企业的安全文化能促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安全意识,使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从而就可以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安全事故。
其他文献
摘 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把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女工等群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群团组织在全面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中的作用。本课题试以西南测井为例,对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群团工作的
五年征战如歌,唱响了渤海钻探定向井公司挺进市场的进行曲;五年砥砺奋进,创造了石油钻井人可歌可泣的非凡业绩。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犹如弹指一挥间。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五年,渤海
摘 要:高校教师党员,除了党员身份之外,还有教育者这个身份。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进程中,高校教师党员既要争做合格党员,又要努力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校教师党员要胸怀赤子之心、敬畏之心和担当之心,不懈奋斗,勇挑重担。  关键词:“两学一做”;高校教师党员;赤子;敬畏;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
低分子量GTP结合蛋白Rho是由Pascal Madaule在1985年首次报道的,当时被视为Ras的同源物质.与“作为癌基因而调控细胞增殖、并在癌组织中存在高频率变异”的Ras家族不同,Rho在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在当前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
摘 要:本文从强化责任意识,实施管线占压综合整治课题提出的原由;创新工作机制,整治管线占压中的工作举措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油区管线占压;综合整治;油地共建  油地联手、密切协作、全面动员,组织开展管线占压综合整治,为油地共建提平台,努力确保原油外输管线畅通,是油地双方的共同责任。  一、强化责任意识,实施管线占压综合整治课题提出的原由  一是管线占压治理“零容忍”。实施“全覆盖、
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学生获得英语信息的有效途径,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直接决定学生最终的语言运用情况,但是很显然现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
一、纳税人信赖利益概念rn从字面上看,“信赖”即“依赖,信任”.一般认为,“信赖是比单纯的希望更强烈,却比确信较微弱的期待”信赖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信赖缺失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个栏目,由于易中天、于丹等位先生在这个讲坛上的精彩讲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One hundred forums” is a section of the science
摘 要:市政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与社会环境和城市进步脱节,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的跨越式飞跃;强化企业文化再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步,让企业文化真正体现核心价值观,成为推动集团公司做大做强的基石。  关键词:市政项目;文明施工;企业文化再造  一、市政企业文化再造的意义  市政项目是市政企业安排项目部完成承包项目的施工管理部门,市政项目部文明施工不仅仅是保通保洁、施工围档、噪音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