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信用信息共享路径建构

来源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信息共享是我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中之重,信用信息的开放共享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必须以全力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为抓手。但目前我国信用信息共享中存在信用数据库建设标准不统一、信用产品服务市场尚未形成、信用信息开放程度不够、信用数据库更新维护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制度供给不足、利益垄断分配不均、信用数据库更新维护费用和技术缺乏以及信用信息协调管理主体不明确等原因。为此,政府应从加强制度政策供给、信用服务市场引导和补偿激励、确立信息管理主体和制定统一建设标准以及加强技术实现和财政支持等措施着手,力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从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他文献
亚运会已接近收官。在十多天的会期里,田径、游泳、体操高潮迭起,足、篮、排三大球鏖战尤酣。澎湃着“亚洲能量”的赛场,老将新秀竞相角逐,给人带来力与美、速度与激情的视觉盛宴
会议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对劳动观点的理解和阐释。黑格尔把劳动从仅仅作为经济范畴中解放出来并赋予哲学意蕴。劳动在黑